19.如图所示,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动能为6J,不计空气阻力,它刚要落到斜面上的P点时的动能为( )
A. | 8J | B. | 10J | C. | 12J | D. | 14J |
18.一个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方向恒定的水平拉力作用,拉力的大小先后F1、F2、F3,物体在t=4s是停下,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0~1 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2~4s内的平均速度 | |
B. | 0~2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1~4s内的平均速度 | |
C. | 一定有F1+F3<2F2 | |
D. | 一定有F1+F3>2F2 |
17.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小球的初速度大小均为υ,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
A. | $\frac{h}{υ}$ | B. | $\frac{υ}{g}$ | C. | $\frac{2h}{υ}$ | D. | $\frac{2υ}{g}$ |
14.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A和m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和μB.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分别拉物体A、B,得到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已知tan26°34′=0.5,利用图象可求出A、B两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和μB的数值分别为( )
A. | μA=$\frac{1}{15}$,μB=$\frac{1}{30}$ | B. | μA=0.2,μB=0.1 | C. | μA=0.1,μB=0.05 | D. | μA=0.1,μB=0.2 |
1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需要的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有定滑轮长木板、复写纸片、导线、小车、细线、钩码、低压交流电源,纸带,刻度尺.
(2)某同学拖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电源的频率是50Hz,处理时每隔1个点取一个记数点,标上字母A、B、C、D、E、F,A点与0刻度对齐.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mm刻度尺进行测量,请帮忙读出B、C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填到表中:
由读出数据可计算出打下AF段纸带时小车的平均速度为vAF=0.405m/s.
(3)若认为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就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vC=0.388m/s.
(1)需要的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有定滑轮长木板、复写纸片、导线、小车、细线、钩码、低压交流电源,纸带,刻度尺.
(2)某同学拖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电源的频率是50Hz,处理时每隔1个点取一个记数点,标上字母A、B、C、D、E、F,A点与0刻度对齐.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mm刻度尺进行测量,请帮忙读出B、C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填到表中:
计数点 | B | C | D | E | F |
位置(cm) | 4.43 | 6.22 | 8.10 |
(3)若认为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就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vC=0.388m/s.
1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0 146760 146768 146774 146778 146784 146786 146790 146796 146798 146804 146810 146814 146816 146820 146826 146828 146834 146838 146840 146844 146846 146850 146852 146854 146855 146856 146858 146859 146860 146862 146864 146868 146870 146874 146876 146880 146886 146888 146894 146898 146900 146904 146910 146916 146918 146924 146928 146930 146936 146940 146946 146954 176998
A. |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 |
B. |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发生变化 | |
C. |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 |
D. |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