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如图所示为电视机显像管及其偏转线圈(L)的示意图,如果发现电视画面的幅度比正常时偏小,不可能是下列什么原因引起的( )
A. | 电子枪发射能力减弱,电子数减少 | |
B. | 加速电场的电压过高,电子速率偏大 | |
C. | 偏转线圈匝间短路,线圈匝数减少 | |
D. | 偏转线圈的电流过小,偏转磁场减弱 |
17.如图,用丝线吊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绝缘)小球处于匀强磁场中,小球在平衡位置两侧做往复运动,空气阻力不计,则小球相邻两次经过O点时( )
A. | 小球的动能相同 | B. | 丝线所受的拉力相同 | ||
C. | 小球所受的洛伦兹力相同 | D. |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不相同 |
16.蹦极是一项新兴的极限运动,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在弹性绳索的作用下反复下落、弹起.如图是某次蹦极下落过程的示意图,O点为弹性绳固定点,也是人的起跳点,A点是弹性绳刚被拉直时人的位置,B点是下落到达的最低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OB过程中人下落至A点时速度最大 | B. | AB过程中人先加速后减速 | ||
C. | AB过程中人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D. | 人运动至B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
15.有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它同时受到三个大小分别为F1=2N、F2=4N、F3=8N的水平力作用后,加速度可能是( )
A. | 0.5m/s2 | B. | 2m/s2 | C. | 4m/s2 | D. | 8m/s2 |
14.将甲、乙两物体从地面上同一点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甲物体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2倍,而甲的初速度是乙初速度的一半,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加速度是乙加速度的一半 | |
B. | 甲上升的最大高度是乙上升最大高度的一半 | |
C. | 甲上升时间是乙上升时间的一半 | |
D. | 不管是否有空气阻力,甲上升和下降过程所用时间都相等 |
13.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的值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 |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 |
B. | 速度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 |
C. | 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 |
D. | 位移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
10.如图所示,长为L、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电场中,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 A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当到达斜面顶端B点时,速度仍为v0,则( )
A. | A、B两点间的电压一定等于$\frac{mgLsinθ}{q}$ | |
B. | 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 | |
C. | 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一定为$\frac{mg}{q}$ | |
D. | 如果该电场由斜面中点正上方某处的点电荷产生,则该点电荷必为负电荷 |
9.Ⅰ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时,某小组设计“双车位移比较法”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轨道分上下双层排列,两小车后的刹车线穿过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同时进行控制(刹车系统未画出).通过改变砝码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大小.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两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已知两车质量均为200g,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
试根据该实验的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1)两小车的位移S甲、S乙与加速度a甲、a乙的关系满足$\frac{{S}_{甲}}{{S}_{乙}}$=$\frac{{a}_{甲}}{{a}_{乙}}$.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结论:在小车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3)该装置中的刹车系统的作用是让两个小车同时运动,同时停车,确保两车的运动时间相等.
0 142514 142522 142528 142532 142538 142540 142544 142550 142552 142558 142564 142568 142570 142574 142580 142582 142588 142592 142594 142598 142600 142604 142606 142608 142609 142610 142612 142613 142614 142616 142618 142622 142624 142628 142630 142634 142640 142642 142648 142652 142654 142658 142664 142670 142672 142678 142682 142684 142690 142694 142700 142708 176998
已知两车质量均为200g,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
实验次数 | 小车 | 拉力F/N | 位移s/cm | 拉力比$\frac{F_甲}{F_乙}$ | 位移比$\frac{S_甲}{S_乙}$ |
1 | 甲 | 0.1 | 22.3 | 0.50 | 0.51 |
乙 | 0.2 | 43.5 | |||
2 | 甲 | 0.2 | 29.0 | 0.67 | 0.67 |
乙 | 0.3 | 43.0 | |||
3 | 甲 | 0.3 | 41.0 | 0.75 | 0.74 |
乙 | 0.4 | 55.4 |
(1)两小车的位移S甲、S乙与加速度a甲、a乙的关系满足$\frac{{S}_{甲}}{{S}_{乙}}$=$\frac{{a}_{甲}}{{a}_{乙}}$.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结论:在小车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3)该装置中的刹车系统的作用是让两个小车同时运动,同时停车,确保两车的运动时间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