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静止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12m,BC=24m,小球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s,求:(1)小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
(2)小物块通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分析 (1)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小物块下滑的加速度.
(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A、C两点的速度.
解答 解:(1)设物块下滑的加速度为a,则xBC-xAB=at2,
所以a=$\frac{{x}_{BC}-{x}_{AB}}{{t}^{2}}=\frac{24-12}{4}m/{s}^{2}=3m/{s}^{2}$.
(2)vB=$\frac{{x}_{AC}}{2t}=\frac{12+24}{4}m/s$=9 m/s.
由v=v0+at得,vA=vB-at=(9-3×2)m/s=3 m/s.
vC=vB+at=(9+3×2)m/s=15m/s.
答:(1)小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为3m/s2;
(2)小物块通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是3m/s、9m/s、15m/s.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 | 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 | |
B. | t=0时,A在B的后面 | |
C. | 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 | |
D. | A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大 |
19.下列关于民间俗语所说的时间,理解错误的是( )
A. | 表示做事得过且过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指时间间隔 | |
B. | 形容做事没有持久性说“三分钟”热度,“三分钟”指时刻 | |
C. | 形容事情不是一蹴而就时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日”指时刻 | |
D. | 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三分”“一秒”均指时刻 |
4.以下关于物质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它跟气体的重力无关 | |
B. | 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压缩越费劲,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斥力变大 | |
C. | 由于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液体会表现出各向同性 | |
D. | 非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相似,非晶体会表现出各向同性 | |
E. | 由于多晶体是由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所以多晶体各向异性 |
8.如图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导轨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绳悬挂在车上,将小球拉至水平后无初速度释放.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在小球从刚释放到第一次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小车固定,则绳对小球的拉力做正功 | |
B. | 若小车固定,小球在最低点时受到绳的拉力大小为3mg | |
C. | 若小车不固定,则绳对小球的拉力做正功 | |
D. | 若小车不固定,小球在最低点时受到绳的拉力大小为3mg |
9.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1$\frac{1}{4}$圈,其路程和位移大小为( )
A. | $\frac{5πR}{2}$、$\sqrt{2}$R | B. | $\sqrt{2}$R、$\frac{5πR}{2}$ | C. | $\frac{πR}{2}$、$\frac{πR}{2}$ | D. | $\frac{5πR}{2}$、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