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垫片上,在木板上B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上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实验中通过改变垫片的数量来改变木板倾角,从而进行多次测量.(1)用游标卡尺测得挡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片的宽度为4.70mm;
(2)若挡光片的宽度为L,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t,则滑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为$\frac{L}{t}$;
(3)让滑块从A点从静止滑下,通过B点的速度为V.已知AB两点的高度差为H,两点间的距离为S,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frac{2gH-{V}^{2}}{2g\sqrt{{S}^{2}-{H}^{2}}}$(用H、V、S、g表示).
分析 (1)游标卡尺的读数时先读出主尺的刻度,然后看游标尺上的哪一个刻度与主尺的刻度对齐,最后读出总读数;
(2)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非常短,可以使用平均速度表示滑块经过B的速度;
(3)根据题目的叙述,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确定摩擦因数的公式.
解答 解:(1)主尺读数为4mm,游标尺读数为14,由图知该游标尺为二十分度的卡尺,精度为0.05mm,故测量结果为:d=4mm+14×0.05mm=4.70mm.
(2)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非常短,可以使用平均速度表示滑块经过B的速度;
根据公式得:v=$\frac{L}{t}$.
(3)因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外力所做功的代数和,得:$\frac{1}{2}$mV2=mgh-μmgcosθ•S,
而cosθ=$\frac{\sqrt{{S}^{2}-{H}^{2}}}{S}$,
所以μ=$\frac{2gH-{V}^{2}}{2g\sqrt{{S}^{2}-{H}^{2}}}$.
故答案为:(1)4.70;(2)$\frac{L}{t}$;(3)$\frac{2gH-{V}^{2}}{2g\sqrt{{S}^{2}-{H}^{2}}}$.
点评 本题通过动能定理得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从而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要先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依据实验的原理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有一辆卡车在一个沙尘暴天气中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模糊看到正前方十字路口有一个小孩跌倒在地,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6s,刹车后卡车匀减速前进,最后停在小孩前1.5m处,避免了一场事故.已知刹车过程中卡车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 )
A. | 司机发现情况时,卡车与该小孩的距离为31.5 m | |
B. | 司机发现情况后,卡车经过3 s停下 | |
C. | 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下来的过程中卡车的平均速度为11 m/s | |
D. | 若卡车的初速度为20 m/s,其他条件都不变,则卡车将撞到小孩 |
19.“超级地球”是指围绕恒星公转的类地行星.科学家们发现有3颗不同质量的“超级地球”环绕一颗体积比太阳略小的恒星公转,公转周期分别为4天、10天和20天.根据上述信息可以计算( )
A. | 3颗“超级地球”的质量之比 | |
B. | 3颗“超级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 |
C. | 3颗“超级地球”所受的引力之比 | |
D. | 该恒星的质量 |
16.在核反应方程${\;}_2^4{He}$+${\;}_7^{14}{N}$→${\;}_8^{17}{O}$+X中,X所代表的粒子是( )
A. | ${\;}_0^1{n}$ | B. | ${\;}_1^2{H}$ | C. | ${\;}_1^1{H}$ | D. | ${\;}_{-1}^0{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