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水平桌面上相距L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砝码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接通电源后(填“前”或“后”),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或减小砝码个数,重复②的操作.
(2)表是他们测得的几组数据,|v12-v2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则表格中的△E3=0.600J,W3=0.610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 | M/kg | |v12-v22|(m/s)2 | △E/J | F/N | W/J |
1 | 0.500 | 0.760 | 0.190 | 0.400 | 0.200 |
2 | 0.500 | 1.65 | 0.413 | 0.840 | 0.420 |
3 | 0.500 | 2.40 | △E3 | 1.220 | W3 |
4 | 1.000 | 2.40 | 1.20 | 2.420 | 1.21 |
5 | 1.000 | 3.24 | 1.62 | 2.860 | 1.43 |
A.钩码质量太大,细线所受拉力过大,使得小车动能增量偏大
B.平衡摩擦力不足,木板倾角过小,使得小车动能增量偏大
C.平衡摩擦力过度,木板倾角过大,使得小车动能增量偏大
(4)如果已经平衡了摩擦力,用此装置也不能(填“能”或“不能”)验证小车、砝码以及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理由是有摩擦力做功.
分析 小车在钩码的作用下拖动纸带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通过速度传感器可算出A B两点的速度大小,同时利用拉力传感器测量出拉小车的力,从而由AB长度可求出合力做的功与小车的动能变化关系;从功能关系和系统误差分析;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分析.
解答 解:(1)据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可知,应先接通电源,再发小车,所以将小车停在C点,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2)由各组数据可见规律△E=$\frac{1}{2}$M(V22-V12)
可得△E3=0.600J
观察F-W数据规律可得数值上W3=$\frac{F}{2}$=0.610 J
(3)据表可知,动能的变化量大于合外力的功,此说明有其它力做正功,即平衡摩擦力过大,导致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于摩擦力,故AB错误,C正确.
故选:C.
(4)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或其它力做功为零,此实验虽然平衡摩擦力,但操作中有摩擦力做功,所以不能验证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故答案为:(1)后; (2)0.600J,0.610J; (3)C;(4)不能,有摩擦力做功.
点评 本题值得注意的是:钩码的重力不等于细线的拉力,同时学会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规律;从功能关系分析误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1.2015年3月30日21时5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31日凌晨3时34分顺利进入倾斜同步轨道(如图所示,倾斜同步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有一定夹角),卫星在该轨道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此次发射的亮点在于首次在运载火箭上增加了一级独立飞行器为卫星提供动力,可使卫星直接进入轨道,在此之前则是通过圆-椭圆-圆的变轨过程实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倾斜同步轨道半径应小于赤道同步轨道半径 | |
B. | 一级独立飞行器能大大缩短卫星入轨时间 | |
C. | 倾斜同步卫星加速度的大小等于赤道同步卫星加速度的大小 | |
D. | 一级独立飞行器携带卫星入轨的过程中,卫星的机械能守恒 |
8.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以波源O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为计时起点,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已知O、A的平衡位置相距0.9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 B. | 波速大小为0.4m/s | ||
C. | 波长为1.2m | D. | t=3s时,波源O的动能最大 |
15.物理学源于生活,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关于物理学知识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的说法正确是( )
A. | 石块比羽毛下落得快,说明重的物体总是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 |
B. | 钻木取火使人们知道了摩擦可以生热的道理,也就是说只要有摩擦力作用就有热量产生 | |
C. | 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作服是用包含金属丝的织物制成的,这是为了加强衣服的强度 | |
D. | 电磁感应原理的广泛应用,人们制成了用于加热物品的电磁炉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根据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质量和静止质量的关系m=$\frac{{m}_{0}}{\sqrt{1-\frac{{v}^{2}}{{c}^{2}}}}$,可以得出物体的速度可能达到光速 | |
B. | 考虑到各种综合因素,远距离输电,输电电压越高越好 | |
C. | 野外高压输电线在三条输电线的上方还有两条导线,它们与大地相连,形成一个稀疏的金属“网”,把高压线屏蔽起来,免遭雷击 | |
D. | 电容器外壳上标的是额定电压,也是该电容的击穿电压 |
12.18世纪,数学家莫佩尔蒂和哲学家伏尔泰,曾设想“穿透”地球:假设能够沿着地球两极连线开凿一条沿着地轴的隧道贯穿地球,一个人可以从北极入口由静止自由落入隧道中,忽略一切阻力,此人可以从南极出口飞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已知此人的质量m=50kg;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地球半径R=6.4×106m;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均匀球壳对壳内任一点的质点合引力为零)( )
A. | 人与地球构成的系统,由于重力发生变化,故机械能不守恒 | |
B. | 人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万有引力与到地心的距离成二次方反比 | |
C. | 人从北极开始下落,直到经过地心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人做功W=1.6×109J | |
D. | 当人下落经过距地心$\frac{R}{2}$瞬间,人的瞬时速度大小为4×103m/s |
10.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要测量一个标有“3V 1.5W”的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现有如下器材:A.直流电源3V(内阻可不计)
B.直流电流表0~3A(内阻约0.1Ω)
C.直流电流表0~600mA(内阻约0.5Ω)
D.直流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E.直流电压表0~15V(内阻约200kΩ)
F.滑线变阻器(10Ω,1A)
G.滑线变阻器(1kΩ,300mA)
(1)除开关、导线外,为完成实验,需要从上述器材中选用ACDF(用字母代号)
(2)某同学用导线a、b、c、d、e、f、g和h连接的电路如图1所示,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是完好的,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则可判断断路的导线是d;若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小灯泡亮,则断路的导线是h;若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是g.
(3)表中的各组数据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2所示的方格纸上作出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4)如图3所示,将两个这样的灯泡并联后再与5Ω的定值电阻R0串联,接在电压恒定为4V的电路上,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30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B.直流电流表0~3A(内阻约0.1Ω)
C.直流电流表0~600mA(内阻约0.5Ω)
D.直流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E.直流电压表0~15V(内阻约200kΩ)
F.滑线变阻器(10Ω,1A)
G.滑线变阻器(1kΩ,300mA)
(1)除开关、导线外,为完成实验,需要从上述器材中选用ACDF(用字母代号)
(2)某同学用导线a、b、c、d、e、f、g和h连接的电路如图1所示,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是完好的,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则可判断断路的导线是d;若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小灯泡亮,则断路的导线是h;若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是g.
(3)表中的各组数据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2所示的方格纸上作出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U/V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I/A | 0 | 0.17 | 0.30 | 0.40 | 0.45 | 0.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