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为了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室准备了下列器材供选用A.待测干电池一节
B.直流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约为0.1Ω)
C.直流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约为0.02Ω)
D.直流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为5kΩ)
E.直流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为25kΩ)
F.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为0~15Ω,允许最大电流为1A)
G.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为0~1000Ω,允许最大电流为2A)
H.开关
I.导线若干
(1)实验中电匪表应选用V1;电流表应选用A1;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1.(填字母代号)
(2)实验小组在进行实验时,初始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开关S后发现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x后电流表才有读数,于是该组同学分别作出了电压表读数U与x、电流表读数I与x的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0.5Ω.
分析 (1)根据电池电动势选择电压表,根据电路最大电流选择电流表,为方便实验操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选择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
(2)由两图相同长度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可得出两电表对应的示数,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电动势和内电阻.
解答 解:(1)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电压表应选V1,由于电路中电流较小,因此电流表应选A1,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总阻值较小的R1;
(2)根据两图对应的滑动变阻器长度相等时的电压和电流可知:
当I1=0.20A时,U1=1.40V;
当I2=0.40A时,U2=1.30A;
根据U=E-Ir得:
1.40=E-0.20r
1.30=E-0.40r
解得:E=1.5V r=0.5Ω
故答案为:(1)V1;A1;R1;(2)1.5;0.5
点评 本题考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要注意电学实验中选择仪表是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能按照安全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进行分析,一定要注意判断图象与横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是不是短路电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 |
B. | 对黑体辐射的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最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 |
C. | 核泄漏事故污染物Cs137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left.\begin{array}{l}{137}\\{55}\end{array}\right.$Cs→$\left.\begin{array}{l}{137}\\{56}\end{array}\right.$Ba+x,可以判断x为正电子 | |
D. | 一个氢原子处在n=4的能级,当它跃迁到较低能级时,最多可发出6种频率的光子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 |
B. | 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 |
C. | 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越大,其能量越低 | |
D. | 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frac{{λ}_{1}{λ}_{2}}{{λ}_{1}-{λ}_{2}}$的光子 |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变大 | |
B. | 气体的压强越大,其分子运动得一定越剧烈 | |
C. | 气体的压强越大,其分子之间的斥力一定越大 | |
D. | 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势能也一定减小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 |
B. | 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
C. |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 |
D. |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无论入射光的频率如何,只要该入射光照射金属的时间足够长,就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 | |
B. |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 |
C.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 |
D. | 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的所有核子之间 |
1.如图所示,倾角为30°、高为L的固定斜面底端与水平光滑相连,质量分别为3m、m的两个小球A、B(可视为质点)用长为L的轻绳连接,A球置于斜面顶端.现由静止释放A、B两球,B球与弧形挡板碰撞时间极短并无机械能损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两球最终均滑到水平面上并发生碰撞粘在一起继续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则( )
A. | A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率为$\frac{\sqrt{5gL}}{2}$ | |
B. | B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率为$\frac{\sqrt{6gL}}{2}$ | |
C. | A球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轻绳一直对B球做正功 | |
D. | 两球粘在一起运动后的速率为$\frac{3(\sqrt{5}+1)}{8}$$\sqrt{gL}$ |
2.下列关于离心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物体所受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产生离心现象 | |
B. |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沿切线做直线运动 | |
C. |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做背离圆心的圆周运动 | |
D. | 做离心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