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对下列相关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 |
B. | 当氢气和氧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 |
C. | 两铅块能被压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 |
D. | 不浸润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吸引力大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
分析 分子间存在空隙;温度相同下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均相同,但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速率不相同;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解答 解:A、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进入彼此的空隙中而使总体积减小;故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A正确;
B、温度相同时,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由于它们的质量不同,故平均速率不同;故B错误;
C、两铅块能压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实现的;故C正确;
D、不浸润现象说明固体分子没有达到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小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分子热运动的相关内容,要求能掌握相关知识点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某同学为了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 E和内阻 r,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已知定值电阻R0=20Ω,电压表V2的内阻很大,可视为理想电压表;电压表V1不理想.
(1)实验中,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读出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U1、U2,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U2-U1的图线.
(2)由图象可得该电源的电动势E=9.0V,内阻r=8.0Ω.
(3)实验电路测得的电源内阻的阻值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1)实验中,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读出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U1、U2,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U2-U1的图线.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U1/V | 2.0 | 4.0 | 6.0 | 8.0 | 9.0 | 10.0 |
U2/V | 8.3 | 7.6 | 7.5 | 6.0 | 5.6 | 5.2 |
(3)实验电路测得的电源内阻的阻值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15.如图所示,实线为一电场中的等势面,是中心对称图形.a、b、c、d是以中心点为圆心的圆周上的四个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b、c、d四点电势不等,但电场强度相等 | |
B. | 若一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的功为0.4eV | |
C. | 若一电子从左侧沿中心轴线穿越电场区域,将做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 | |
D. | 若一束电子从左侧平行于中心轴线进入电场区域,将会从右侧平行于中心轴线穿出 |
2.北京时间2012年2月25日凌晨O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由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中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组成,中轨道卫星轨道半径约为27900公里,静止轨道卫星的半径约为42400公里.($\sqrt{(\frac{279}{424})^{3}}$≈0.53可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12.7h | |
B. | 发射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的速度均大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 | |
C. | 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中轨道卫星向心加速度大 | |
D. | 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物体的线速度比静止轨道卫星线速度大 |
16.在LC电磁振荡回路中,电容两端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 )
A. | 在时刻t1,电路中的磁场能最小 | |
B. | 在时刻t2,电路中的磁场能最小 | |
C. | 从时刻t2至t3,在电路中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 | |
D. | 从时刻t2至t3,在电路中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