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①实验时对摆线偏离竖直线的最大摆角θ的要求是      ;实验中计时起点选在
          (选填“平衡位置”或“最高点”)
②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时测量结果如图所示,摆球直径为d=__________cm,某次实验中停表测量单摆摆动50次全振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停表读数t=___________s.

③测得摆线长为97.54 cm
④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 m/s2.(取π2≈10,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⑤上述过程中若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提前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2)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T2~L图线,如图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g=             ;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则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       的(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①θ<50,平衡位置 ②1.52, 99.8 ④9.87   ⑤B
(2),不变

试题分析:(1)①实验时利用单摆的周期公式测重力加速度,单摆的周期公式只有在摆线偏离竖直线的最大摆角θ<50才成立;实验中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计时起点选在平衡位置误差小;
②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游标卡尺主尺示数是1.5cm,游标尺示数是
2×0.1mm=0.2mm=0.02cm,游标卡尺示数是1.5cm+0.02cm=1.52cm;由秒表读出时间t=99.8s,则单摆的周期为
④单摆的周期公式,得到
⑤若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由此分析g值偏小的原因,可能是摆长偏短或周期偏长。
A、测摆长时将线拉得过紧导致测量值偏长,由公式知,g值偏大,故A错误;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但运算时选用开始所测得值,将导致g值偏小,故B正确;
C、开始计时时,秒表提前按下,将使所测周期偏大,由上式可知,g值偏小,故C正确;
D、实验中将49次全振动误数为50次,由知,周期偏小,g值偏大,故D错误。(2)由周期公式,可得代入数据可得
.通过上面的结论可以知道,漏加了小球半径后(y2-y1)不变,故不影响最后结果,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不变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及其变形式,以及知道测量时形成误差的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其中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1,非弹性碰撞的<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物质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在上述实验中,
(1)P点是      的平均位置,M点是        的平均位置,N点是        的平均位置。
(2)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       写出用测量的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           
(3)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