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17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的时间飞临地球,后来哈雷的预言得到证实,该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哈雷彗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如图所示.从公元前240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回归,中国均有记录.它最近一次回归的时间是1986年.从公元前240年至今,我国关于哈雷彗星回归记录的次数,最合理的是( )A. | 24次 | B. | 30次 | C. | 124次 | D. | 319次 |
分析 因为地球和彗星的中心天体相等,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常数),通过半径关系求出周期比,从而得出哈雷彗星的周期,求出哈雷彗星回归记录的次数.
解答 解:设彗星的周期为T1,地球的公转周期为T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frac{{R}^{3}}{{T}^{2}}=C$得:
$\frac{{T}_{1}}{{T}_{2}}=\sqrt{\frac{{{R}_{1}}^{3}}{{{R}_{2}}^{3}}}$=$\sqrt{\frac{1}{1{8}^{3}}}≈76$,
可知哈雷彗星的周期大约为76年,
$\frac{240+1986}{76}≈29$.所以最合理的次数是30次.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开普勒第三定律$\frac{{R}^{3}}{{T}^{2}}$(常数),通过该定律得出彗星与地球的公转周期之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如图是某型号手机充电器里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当a、b端接220V交流电时,c、d端输出4.2V交流电,则正常工作时( )
A. | 从a、b端流入的电流大于从c、d端流出的电流 | |
B. | 连接a、b端的线圈匝数多于连接c、d端的线圈匝数 | |
C. | 当c、d端空载(断路)时,c、d端的电压为零 | |
D. | 输入电流的频率高于输出电流的频率 |
12.如图所示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电阻r=1Ω的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和电刷与电路连接,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6Ω,滑动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距下端$\frac{1}{3}$处,定值电阻R1=2Ω,其他电阻不计,线圈匀速转动的周期T=0.02s.闭合开关S,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线圈转动过程中理想电压表示数是5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frac{2}{3}$W | |
B. | 0.02 s时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瞬时值为零 | |
C. | 线圈产生的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e=6$\sqrt{2}$sin100πt(V) | |
D. | 线圈从开始计时到$\frac{1}{200}$s的过程中,通过R1的电荷量为$\frac{\sqrt{2}}{200π}$C |
19.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月球所受地球引力都遵从同样的规律 | |
B. | “月-地检验”表明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引力是在月球上的60倍 | |
C. | 行星间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关系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到的 | |
D. | 引力常量 G的大小是牛顿利用实验测出的 |
16.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1:n2=10:1,原线圈接入电压u=220$\sqrt{2}$sin100πt(V)的交流电源,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对电路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10Ω,可变电阻R的阻值范围为0~10Ω,则( )
A. | 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 | |
B. | t=0.02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 | |
C. | 调节可变电阻R的阻值时,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1.1A~2.2A | |
D. | 当可变电阻阻值为10Ω时,变压器的输入电功率为24.2W |
13.以下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
A. | 哥白尼通过观察行星的运动,提出了日心说,认为行星以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 |
B. | 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 |
C. |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 | |
D. | 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