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0.986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58m/s2,BC的距离应为8.57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答 解:当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是50Hz时,电火花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
在这个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可以看出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T=5×0.02s=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vC=$\frac{{x}_{AE}}{{t}_{AE}}$=$\frac{0.1456+0.1115+0.1373}{4×0.1}$=0.986m/s;
设A到B之间的距离为x1,设B到C之间的距离为x2,设C到D之间的距离为x3,设D到E之间的距离为x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x3-x1=2a1t2,x4-x2=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
a=$\frac{1}{2}$(a1+a2)=$\frac{{x}_{CE}-{x}_{AC}}{4{t}^{2}}$=$\frac{0.1373+0.1115-0.1456}{4×0.{1}^{2}}$=2.58m/s2,
相等的相邻的时间间隔的位移差恒定,故:BC-AB=DE-CD=14.56cm-13.73cm=0.83cm;
AB+BC=14.56cm,故AB的距离应为5.99cm,BC间的距离为:BC=AC-AB=14.56-5.99=8.57cm;
故答案为:0.986;2.58;8.57.
点评 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操作,深刻了解具体操作细节的含义,同时注意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电压上的不同.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A. | 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平均速度 | |
B. | 汽车在宜龙公路上的行驶速度约为3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 |
C. | 某城区道路汽车的限速为4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 |
D. | 比较汽车和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的行驶快慢,应比较它们的瞬时速度 |
A. | 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 |
B. | 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 |
C. | 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 |
D. | 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
A. | 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 |
B. | 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 P 点,电场力做正功 | |
C. | 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 |
D. | 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拉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A. | 沿BC运动时不受电场力 | |
B. | 沿DA运动时电场力不做功 | |
C. | 在B点时的电势能比在D点时的小 | |
D. | 在A点时受到的电场力比在C点时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