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物理学发展到今天的程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极大进步.以下对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叙述正确的是( )A. | 牛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并第一个测出引力常数为G | |
B. | 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给予验证 | |
C. | 牛顿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的物体下落快”观点 | |
D. |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分析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高中的重要物理学史,知道各个重要规律的发现者以及重要规律发现的历史背景、使用条件等.
解答 解:A、第一个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是卡文迪许,不是牛顿,故A错误.
B、汤姆生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结构模型为“枣糕模型”,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B错误.
C、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重的物体下落快”观点,故C错误.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对于物理学史部分,在平时学习中不可忽视,要不断的积累和平时注意多加记忆,否则很容易出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它们的半径均为0.1m,两球的球心间距离为0.3m,所带电量均是+2×10-8C,则下面关于两个小球间的静电力F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F=4×10-5N | B. | F>4×10-5N | C. | F<4×10-5N | D. | 无法判断 |
15.如图甲所示,O为振源,OP=s,t=0时刻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向右沿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从t=0时刻开始描绘的P点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该波的传播速度v=$\frac{s}{{t}_{2}-{t}_{1}}$ | |
B. | 这列波的波长λ=$\frac{s({t}_{2}-{t}_{1})}{{t}_{1}}$ | |
C. | t=0时刻,振源O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 |
D. | P点在$\frac{{t}_{2}+3{t}_{1}}{4}$时刻处于波峰位置 | |
E. | t1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
12.如图所示,“U”形光滑金属框架宽度为L,与水平面夹角为θ,处于垂直导轨面向上的磁场中.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从静止开始沿框架下滑,金属棒的运动速度v、所受安培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9.图中MN和PQ为竖直方向的两平行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两端分别接阻值为2R的电阻R1和电容为C的电容器.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杆ab始终垂直于导轨,并与其保持良好接触.杆ab由静止开始下滑,在下滑过程中最大的速度为v,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P,则
( )
( )
A. | 电容器左极板带正电 | B. | 电容器的最大带电量为$\frac{2CBLv}{3}$ | ||
C. | 杆ab所受安培力的最大功率为$\frac{2P}{3}$ | D. | 杆ab的最大速度v等于$\frac{P}{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