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变轨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变轨,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与2相切于Q点,轨道2与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它在轨道1上的速率 |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它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 |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 |
BCD
解析试题分析:卫星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线速度为: ,可见r越大,线速度越小,A错误;卫星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为:可见r越大,角速度越小,B正确;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有,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需加速才能满足有:,所以有,C正确;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需要加速才能实现使卫星做圆周运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
关于同步卫星(它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一定在赤道上空 |
B.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率是确定的值 |
C.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
D.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
如图所示,O点是地心,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现有一宇宙飞船绕地球沿箭头方向无动力飞行,其运动轨迹是焦点位于地心的椭圆,该飞船运动中某时刻恰好经过距地心2R的P点。为研究方便,忽略地球的自转及地球表面的大气,则
A.飞船经过P点的速率一定增大 |
B.飞船经过P点的速度大小一定是 |
C.飞船在P点的加速度大小一定是g/4 |
D.飞船经过P的速度大小可能超过第二宇宙速度 |
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是我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中轨道卫星组成,中轨道卫星平均分布在倾角55°的三个平面上,轨道高度约21500km,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000k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静止轨道上,卫星的质量越大其运行周期越小 |
B.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 |
C.中轨道卫星的周期一定大于24 h |
D.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可能大于7.9km/s |
下表是地球、火星的有关情况比较
星球 | 地球 | 火星 |
公转半径 | 1.5×108 km | 2.25×108 km |
自转周期 | 23时56分 | 24时37分 |
表面温度 | 15 ℃ | -100 ℃~0 ℃ |
大气主要成分 | 78%的N2,21%的O2 | 约95%的CO2 |
A.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B.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
C.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小于火星的自转角速度
D.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如图所示是中国嫦娥一号卫星发回的第一张月球表面照片,陨石落入月球表面形成的美丽“花环”清晰可见.如果大量的陨石落入(忽略碰撞引起的月球速度变化),使月球的质量增加,则 ( )
A.月球的公转周期不变 |
B.地月距离增大 |
C.某月球卫星的线速度减小 |
D.某月球卫星的周期减小 |
已知引力常量G、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仅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 )
A.月球的质量 | B.地球的密度 |
C.地球的半径 | D.地球的质量 |
我国自行建立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颗卫星组成,三颗卫星都定位在距地面约36 000 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北斗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快速定位、短报文通信、精密授时.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由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均约为20 000 km。比较这些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北斗一号”系统中的三颗卫星的质量必须相同,否则它们不能定位在同一轨道上 |
B.北斗一号”卫星的周期比GPS卫星的周期短 |
C.北斗一号”卫星的加速度比GPS卫星的加速度小 |
D.北斗一号”卫星的运行速度比GPS卫星的运行速度大 |
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该星球均匀带电,且电性为负,电荷量为Q.在一次实验时,宇航员将一带负电q(q<<Q)的粉尘置于离该星球表面h高处,该粉尘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宇航员又将此粉尘带至距该星球表面的2h高处,无初速释放,则此带电粉尘将( )
A.仍处于悬浮状态 |
B.背向该星球球心方向飞向太空 |
C.向该星球球心方向下落 |
D.沿该星球自转的线速度方向飞向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