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在实验中,将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指针靠近直导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把小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上,通电后小磁针会转动 | |
B. | 把小磁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通电后小磁针不会立即发生转动 | |
C. | 把小磁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给导线通以恒定电流,然后逐渐增大导线与小磁针之间的距离,小磁针转动的角度(与通电前相比)会逐渐增大 | |
D. | 把黄铜针(用黄铜制成的指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通电后黄铜针一定会转动 |
分析 对于电流的磁效应,根据安培定则进行分析,注意磁场及磁场的应用,注意地磁场的方向.
解答 解:A、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针小磁针放在导线上的延长线上,小磁针所在位置没有磁场,故小磁针不会转动;故A错误;
BC、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当小磁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通电后小磁针立即发生转动;当电流恒定,逐渐增大导线与小磁针之间的距离,小磁针转动的角度(与通电前相比)会逐渐增大;故B错误,C正确;
D、铜不能被磁化,故不会被磁场所吸引;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安培定则及能被磁化的材料,要注意正确掌握课本内容并能准确应用,能用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1.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离子在某一正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Q位于虚线MN上某处,离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轨迹相对水平轴线MN对称,A、B、C为轨迹上的点,B点位于轨迹的最右端,以下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 正点电荷Q一定在B点左侧 | |
B. | 离子在B点轨迹变形最大、故加速度一定最大 | |
C. | 离子在B点的动能最小、电势能可能最大 | |
D. | 离子在A、B两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相同 |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其p-$\frac{1}{V}$图线如图所示,变化顺序由a→b→c→d→a,图中ab线段延长线过坐标原点,cd线段与p轴垂直,da线段与$\frac{1}{V}$轴垂直.气体在此状态变化过程中( )
A. | a→b,压强减小、温度不变、体积增大 | B. | b→c,压强增大、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 ||
C. | c→d,压强不变、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 D. | d→a,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体积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