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物体质量M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m<<M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2)某一组同学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来做实验,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下做法正确的是B.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直接用公式a=$\frac{mg}{M}$求出
(3)另两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由于他们操作不当,这两组同学得到的a-F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乙1和图乙2所示,其原因分别是:
图1: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
图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分析 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
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其中加速度、质量、合力三者的测量很重要.
解答 解:(1)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车,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当质量一定时,研究小车的加速度和小车所受合力的关系.那么小车的合力怎么改变和测量呢?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D的左端适当垫高,以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抵消,那么小车的合力就是绳子的拉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m:mg-F拉=ma,对M:F拉=Ma,解得:F拉=$\frac{mMg}{m+M}$=$\frac{mg}{1+\frac{m}{M}}$;
当M>>m时,即当砝码和盘的总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和盘的总重力.
(2)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轻推动小车,是小车沿木板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故A错误.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
C、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故C错误.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如果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frac{mg}{M}$求出,这是在直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的,而我们实验是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3)图1中当盘及盘中砝码质量较大时,a-F图象发生弯曲,这是由于没有保证小车质量远大于盘及盘中砝码质量造成的.
图2中,从上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还为0,说明小车的摩擦力与绳子的拉力抵消呢.该组同学实验操作中遗漏了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这个步骤.即倾角过小
故答案是:(1)m<<M;(2)B;(3)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外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对于力学实验,我们要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注意事项这几点去搞清;但又不要只拘泥于实验本身,应全面准确掌握实验方法,并灵活应用.
A. | 加速度a=$\frac{F}{m}$ | B. | 速度v=$\frac{△x}{△t}$ | C. | 加速度a=$\frac{△v}{△t}$ | D. | 功率P=$\frac{W}{t}$ |
A. | 测电压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 |
B. | 测电压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 | |
C. | 选择欧姆档×10档并调零后,将两表笔与待测电阻相连,发现电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大,则应换用×100档,调零后再测量 | |
D. | 选择欧姆档的适当档位并调零后,将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可以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 |
A. | 速度、力和加速度 | B. | 力、速率和路程 | C. | 路程、位移和力 | D. | 位移、速度和时间 |
A. | 由R=$\frac{U}{I}$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系 | |
B. | 由ρ=$\frac{RS}{l}$可知,ρ与R、S成正比,ρ与l成反比 | |
C. | 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D. | 对某一确定的导体,当温度升高时,发现它的电阻增大,说明该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