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5cm,摆球直径2.06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甲所示,则(1)该单摆的摆长为90.280cm,周期为56.9s.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乙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9.86m/s2.
(3)如果摆球密度不均匀,则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第一次量得悬线长为L1,测得摆球振动自周期为T1;第二次改变摆线长度,量得悬线长为L2,测得振动周期为T2,由此则可摊得重力加速度g=$\frac{4{π}^{2}({L}_{2}-{L}_{1})}{{{T}_{2}}^{2}-{{T}_{1}}^{2}}$(用所测的物理量表示).
分析 (1)摆长为线长加球的半径;由秒表示数可得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进而可得单摆周期.
(2)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分析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可得重力加速度.
(3)假设出来球的重心到球和线接触点的距离,依据两次的周期,结合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重力加速度.
解答 解:(1)单摆的摆长L=摆线长+球的半径=89.25+1.030=90.280;
秒表内圈读数为:0.5min=30s;外圈读数为:26.9,故秒表的读数为:56.9s
(2)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所以图象的斜率表示K=$\frac{4{π}^{2}}{g}$由图知K=4,则:g=$\frac{4{π}^{2}}{K}$=9.86m/s2;
(3)设摆球重心到线和球的连接点的长度为x,由单摆周期公式:
${T}_{1}=2π\sqrt{\frac{{L}_{1}+x}{g}}$;
${T}_{2}=2π\sqrt{\frac{{L}_{2}+x}{g}}$;
解得:
$g=\frac{4{π}^{2}({L}_{2}-{L}_{1})}{{{T}_{2}}^{2}-{{T}_{1}}^{2}}$.
答案:(1)90.280;56.9.
(2)9.86m/s2;
(3)$\frac{4{π}^{2}({L}_{2}-{L}_{1})}{{{T}_{2}}^{2}-{{T}_{1}}^{2}}$.
点评 本题中秒表和游标卡尺都不需要估读.关键要掌握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原理:T=$2π\sqrt{\frac{l}{g}}$,知道用累积法测量周期,比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1.两重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所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m2,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A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从斜面由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滑下,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 )
A. | 等于零 | B. | 方向沿斜面向上 | ||
C. | 大小等于μ1m2gcosθ | D. | 大小等于μ2m2gcosθ |
8.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下落的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 )
A. | 做匀速直线运动 | B. | 继续做自由落体运动 | ||
C. | 做减速运动 | D. | 静止在空中 |
15.一负电荷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该电荷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B两点电场强度EA、EB之间的关系为( )
A. | EA=EB | B. | EA>EB | C. | EA=-EB | D. | EA<EB |
12.一个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的i-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 图象可以断定( )
A. | 交变电流的频率 f=0.02 Hz | |
B. |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I=20 A | |
C. | 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 i=20sin0.02t A | |
D. | 在t=$\frac{T}{8}$时刻,电流的大小与其有效值相等 |
4.劳伦斯和利文斯设计出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置于高真空中的D形金属盒半径为R,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忽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高频交流电频率为f,加速电压为U.若A处粒子源产生的质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在加速器中被加速,且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改变磁感应强度B和交流电频率f,该回旋加速器也能用于氚核加速 | |
B. | 质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 | |
C. | 质子离开回旋加速器时的最大动能与加速电压U成正比 | |
D. | 改变电压U不会影响质子在回旋加速器中运动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