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甲所示,A、B是一对平行放置的金属板,中心各有一个小孔P、Q,PQ连线垂直金属板,两板间距为d.现从P点处连续不断地有质量为 m、带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沿PQ方向放出,粒子的初速度可忽略不计.在t=0时刻开始在A、B间加上如图乙所示交变电压(A板电势高于B板电势时,电压为正),其电压大小为U、周期为T.带电粒子在A、B间运动过程中,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

(1)如果只有在每个周期的0~时间内放出的带电粒子才能从小孔Q中射出,则上述物理量之间应满足怎样的关系.
(2)如果各物理量满足(1)中的关系,求每个周期内从小孔Q中有粒子射出的时间与周期T的比值.
【答案】分析:(1)通过分析每个周期内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确定只有在每个周期的0~时间内放出的带电粒子才能从小孔Q中射出时应满足的条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各物理量之间应满足的关系.
(2)t=0时刻进入电场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最短,由运动学公式求出最短时间.
解答:解:(1)在0时间内,进入A、B板间的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先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在时间内再向右做匀减速运动,且在0时间内,越迟进入A、B板间的粒子,其加速过程越短,减速运动过程也相应地缩短,当速度为零后,粒子会反向向左加速运动.由题意可知0时间内放出的粒子进入A、B板间,均能从Q孔射出,也就是说在时刻进入A、B板间的粒子是能射出Q孔的临界状态.
粒子在时刻进入A、B间电场时,先加速,后减速,由于粒子刚好离开电场,说明它离开电场的速度为零,由于加速和减速的对称性,故粒子的总位移为加速时位移的2倍,所以有
  
即   
(2)若情形(1)中的关系式①成立,则t=0时刻进入电场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最短(因只有加速过程),设最短时间为tx,则有
  
时刻进入电场的粒子在的时刻射出电场,所以有粒子飞出电场的时间为  ③
由②③式得  
答:
(1)各物理量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即
(2)每个周期内从小孔Q中有粒子射出的时间与周期T的比值是
点评:本题关键是分析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确定出临界条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结合进行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马鞍山三模)Ⅰ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则:
(1)图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
理论值
理论值
;F′是力F1和F2合力的
测量值
测量值
.(填“测量值”或“理论值”)
(2)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
不变
不变
.(选填“变”或“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Ⅱ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mA的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Ω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连线如图甲所示(a和b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a为
(填“红”或“黑”)色;
(2)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图乙中多用电表、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a)、(b)、(c)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
14.0
14.0
Ω,电流表的读数为
53
53
mA,电阻箱的读数为
4.6
4.6
Ω.
(3)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
1.53
1.53
V.(保留3位有效数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