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如图所示,一根上粗下细(上下两段各自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上端足够长,下端有一段水银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现将封闭气体温度同时缓慢降低,在气体温度不断下降过程中,水银柱缓慢向下移动,则下图中的图线最接近被封闭气体体积V和热力学温度T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分析 气体温度不断升高,水银柱上升,当水银柱未进入细管时,封闭气体压强不变,发生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当水银柱进入细管时,封闭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当水银柱完全进入粗管时,封闭气体又等压变化.本题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和气态方程研究.
解答 解:当水银柱未进入细管时,封闭气体压强不变,发生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V-t图象是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
当水银柱进入细管时,封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由题可知,T增大,V增大,
由气态方程$\frac{PV}{T}=C$,得:$\frac{V}{T}=\frac{C}{P}$,
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K=$\frac{V}{T}$,当P减小时,K增大.
当水银柱完全进入粗管时,封闭气体压强不变,发生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frac{V}{T}$=c′=$\frac{C}{P′}$,V-t图象也是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因为P>P′则这段直线斜率增大.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物理图象的能力.本题也可以就根据气态方程研究.关键要抓住水银未进入粗管和完全进入过程,封闭气体发生等压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 |
B. |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 | |
C. |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小,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小 | |
D. | 加速度的大小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率的大小 |
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木板;木板的左端放一物体,对物体施加一水平恒力F,将物体由静止开始直到从木板右端拉出.如果第一次木板被固定在地面上,第二次木板未被固定,则这两种情况下( )
A. | 摩擦力大小相同 | B. | F做的功相同 | ||
C. | 摩擦产生的热相同 | D. | 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 |
18.如图所示,电阻为R,其他电阻均可忽略,ef是一电阻不计的水平放置的导体棒,质量为m,棒的两端分别与ab、cd保持良好的接触,又能沿框架无摩擦下滑,整个装置放在与框架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当ef从静止下滑经一段时间后闭合S,则S闭合后( )
A. | ef的加速度可能大于g | |
B. | ef的加速度一定小于g | |
C. | ef最终速度随S闭合时刻的不同而不同 | |
D. | ef的机械能与回路内产生的电能之和一定不变 |
5.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在某次实验时释放小车的瞬间装置状态如图1.
(Ⅰ)则操作中有待改进的是:①小车离计时器太远;②需平衡摩擦力
(Ⅱ)如图2为改进实验操作后某次实验打下的纸带数据,相邻两计数点间距如图所示,则该次实验加速度为2.76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Ⅲ)若均使用同一规格钩码以改变小车总质量和悬挂重物的总重力,某同学得到多次运动中对应加速度,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请选择一组数据用来研究加速度与力关系,并在答题卡坐标纸上作出相应图线.
作图要求:(1)完善坐标物理量及合理的物理量标度
(2)在坐标纸上标出所选数据,完成图线并标出数据坐标值;
(3)就你所选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做出评价.
(Ⅰ)则操作中有待改进的是:①小车离计时器太远;②需平衡摩擦力
(Ⅱ)如图2为改进实验操作后某次实验打下的纸带数据,相邻两计数点间距如图所示,则该次实验加速度为2.76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Ⅲ)若均使用同一规格钩码以改变小车总质量和悬挂重物的总重力,某同学得到多次运动中对应加速度,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小车钩码数 最悬挂钩码数 | 0 | 1 | 2 | 3 | 4 |
1 | 1.39m/s2 | 1.16m/s2 | 1.00m/s2 | 0.94m/s2 | 0.78m/s2 |
2 | 2.48m/s2 | 2.20m/s2 | 2.00m/s2 | 1.81m/s2 | / |
3 | 3.38m/s2 | 2.89m/s2 | 2.76m/s2 | / | / |
4 | 4.15m/s2 | 3.68m/s2 | / | / | / |
5 | 4.59m/s2 | / | / | / | / |
作图要求:(1)完善坐标物理量及合理的物理量标度
(2)在坐标纸上标出所选数据,完成图线并标出数据坐标值;
(3)就你所选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做出评价.
15.两个球形行星A和B各有一颗靠近表面的卫星a和b.若这两颗卫星的周期之比Ta:Tb=p,半径之比RA:RB=q,则此两个行星的质量之比MA:MB为( )
A. | $\frac{q}{p}$ | B. | $\sqrt{\frac{q}{p}}$ | C. | $\frac{{q}^{2}}{{p}^{3}}$ | D. | $\frac{{q}^{3}}{{p}^{2}}$ |
19.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设计了著名的油滴实验,首先直接测定了基元电荷的量值.其模型简化如图,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M、N相距d,两极板分别与电压为U的恒定电源两极连接,极板M带正电.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在极板中央处于静止状态,且此时极板带电荷量与油滴带电荷量的比值为k,则( )
A. | 油滴带正电 | |
B. | 油滴带电荷量为$\frac{mg}{Ud}$ | |
C. | 电容器的电容为$\frac{kmgd}{U^2}$ | |
D. | 将极板N向下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将向上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