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1)该实验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法来进行研究;
(2)对于本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DE
A.砂和桶的总质量m要远大于小车的总质量M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后,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小车的加速度可用a=$\frac{mg}{M}$求解
D.实验中也可不测加速度的具体数值,只要测出不同情况下加速度的比值就行了
E.若要验证“加速度与力的平方成正比”这一猜想,在作图线时最好以F2为横坐标
(3)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2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frac{1}{m}$,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小车加速度a/m•s-2 | 1.90 | 1.72 | 1.49 | 1.25 | 1.00 | 0.75 | 0.50 | 0.30 |
小车质量m/kg | 0.25 | 0.29 | 0.33 | 0.40 | 0.50 | 0.71 | 1.00 | 1.67 |
$\frac{1}{m}$/kg-1 | 4.00 | 3.45 | 3.03 | 2.50 | 2.00 | 1.41 | 1.00 | 0.60 |
(5)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c)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物体受的摩擦力没有得到平衡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分析 (1)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需控制变量法,弹簧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关系.
(2)明确实验原理,正确对实验进行数据处理和了解具体操作的含义;
(3)根据逐差法△x=aT2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而△x=(x3+x4)-(x1+x2),T=5T0=0.1s.
(4)当绳子的拉力不为0时,物体的加速度仍然为0,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是绳子的拉力,故物体受的摩擦力没有得到平衡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解答 解:(1)在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由于变量较多,因此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2)A、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当砂和桶的总质量m要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时,可将砂和桶的总重力看作小车的拉力,故A错误;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错误;
C、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如果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frac{mg}{M}$求出,这是在直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的,而我们实验是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故C错误;
D、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可以灵活多变,可以通过测出不同情况下加速度的比值来得出结论,故D正确;
E、若要验证“加速度与力的平方成正比”这一猜想,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图线时若以F2为横坐标,做出的图象为直线,更直观,故E正确.
故选:DE.
(3)由于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故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所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利用逐差法△x=aT2可得:
${x}_{3}-{x}_{1}=2{a}_{1}{T}^{2}$,
${x}_{4}-{x}_{2}=2a{T}^{2}$,
a=$\frac{{a}_{1}+{a}_{2}}{2}$,
联立①②③带入数据解得:a=3.2m/s2.
该图线不通过原点,知当绳子的拉力不为0时,物体的加速度仍然为0,
(4)由图可知当绳子的拉力不为0时,物体的加速度仍然为0,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是绳子的拉力,故物体受的摩擦力没有得到平衡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2)DE,(3)3.2,物体受的摩擦力没有得到平衡或平衡摩擦力不足.(4)如图所示.(5)物体受的摩擦力没有得到平衡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点评 对于实验要熟练实验基本仪器,明确实验原理,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误差分析和熟练处理.
A. | 质量可以不同 | B. | 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 ||
C. | 轨道平面可以不同 | D. | 速率可以不同 |
实验次数 | 运动状态 | 水平拉力F/N |
1 | 静止 | 3.62 |
2 | 静止 | 4.00 |
3 | 匀速 | 4.01 |
4 | 匀加速 | 5.01 |
5 | 匀加速 | 5.49 |
(2)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1.
A. |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 |
B. |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 |
C. | 两个不共线的匀速直线运动(速率不等)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 |
D. |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不共线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