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开始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两物体在0~t2时间内的运动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
B. 甲物体的位移在不断增大,乙物体的位移在不断减小
C. 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D. 0~t1时间内甲物体一直在乙物体之前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察速度时间图象,需知道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速度时间图象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
A.速度时间图象上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速度时间图象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甲乙两物体加速度方向相反。故A项错误。
B.速度时间图象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甲乙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故B项错误。
C.速度时间图象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则0~t1时间内甲物体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它们是从同一位置出发,所以t1时刻两者没有相遇。故C项错误。
D.速度时间图象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则0~t1时间内的任一时间段中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它们是从同一位置出发,所以0~t1时间内甲物体一直在乙物体之前。故D项正确。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砝码及砝码盘的牵引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
B.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
C.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
D.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越大越好 |
(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分别为3.09cm、3.43cm、3.77cm、4.10cm、4.44cm、4.77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及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 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填“①”或“②”);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m=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