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是人为规定的 |
B.r趋近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
C.ml对m2的万有引力与 m2对ml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l、m2的大小无关 |
D.ml对m2的万有引力与 m2对ml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
C
解析试题分析: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数学表达式为,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由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故A错误;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趋近零时,两个物体就不能视为质点了,万有引力公式不再适用,故B错误;ml对m2的万有引力与 m2对ml的万有引力属于相互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与ml、m2的大小无关,但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有关,故C正确,D错误。所以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意在考查考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关于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
B.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
C.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首次卫星碰撞事件.碰撞发生的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490英里(约790公里),恰好比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270英里(434公里).若卫星和空间站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则以下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碰撞后的碎片若受到稀薄大气的阻力作用,轨道半径将变小,则有可能与国际空间站相碰撞 |
B.在碰撞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的周期比国际空间站的周期小 |
C.发射一颗到碰撞轨道运行的卫星,则发射速度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
D.同一个圆轨道上,若后面的卫星一旦加速,将有可能与前面的卫星相碰撞 |
2013年6月13日,搭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的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第5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率都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B.“神舟十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 |
C.对接完成后,当王亚平站在“天宫一号”内讲课“不动”时,她处于平衡状态 |
D.对接完成后,当王亚平站在“天宫一号”内讲课“不动”时,她处于失重状态 |
在地球大气层外有大量的太空垃圾。在太阳活动期,地球大气会受太阳风的影响而扩张,使一些原本在大气层外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被大气包围,从而逐渐降低轨道。大部分太空垃圾在落地前已经燃烧成灰烬,但体积较大的太空垃圾仍会落到地面上,对人类造成危害。以下关于太空垃圾正确的说法是
A.大气的扩张使垃圾受到的万有引力增大而导致轨道降低 |
B.太空垃圾在与大气摩擦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小,进而导致轨道降低 |
C.太空垃圾在轨道缓慢降低的过程中,由于与大气的摩擦,速度不断减小 |
D.太空垃圾在轨道缓慢降低的过程中,向心加速度不断增大而周期不断减小 |
“嫦娥三号”卫星在距月球100公里的圆形轨道上开展科学探测,其飞行的周期为118分钟。若已知月球半径和万有引力常量,由此可推算
A.“嫦娥三号”卫星绕月运行的速度 |
B.“嫦娥三号”卫星的质量 |
C.月球对“嫦娥三号”卫星的吸引力 |
D.月球的质量 |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4×106 m,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7.29×10-5 rad/s,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在地球表面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103 m/s,第三宇宙速度为16.7×103 m/s,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3.84×108 m.假设地球上有一棵苹果树长到了接近月球那么高,则当苹果脱离苹果树后,将
A.落向地面 |
B.成为地球的同步“苹果卫星” |
C.成为地球的“苹果月亮” |
D.飞向茫茫宇宙 |
人造卫星在太空绕地球运行中,若天线偶然折断,天线将 ( )
A.继续和卫星一起沿轨道运行 |
B.做平抛运动,落向地球 |
C.由于惯性,沿轨道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远离地球 |
D.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向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