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一个沿东西方向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t2-2t,若规定向东为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运动方向先向东后向西 | B. |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先向西后向东 | ||
C. | 第1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 | D. | t2=1s时刻与t1=0时刻的速度相同 |
分析 根据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出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根据位移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瞬时速度速度,从而进行比较.
解答 解:A、根据x=${v}_{0}t+\frac{1}{2}a{t}^{2}$=2t2-2t得,初速度v0=-2m/s,加速度a=4m/s2,可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变,物体先向西做匀减速运动,然后向东做匀加速运动,故A、B错误.
C、第1s内的位移x=2×1-2×1=0m,则平均速度为零,故C正确.
D、t2=1s时刻的速度v2=v0+at2=-2+4×1m/s=2m/s,t1=0时刻的速度v1=v0+at1=-2+4×0m/s=-2m/s,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某导体周围等势面和电场线(带有箭头为电场线)如图所示,已知两个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则( )
A. | a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 | |
B. | 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 |
C. | 将负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 |
D. | 将正电荷从c点沿虚线移到e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8.如图中,滑动变阻器AB的总电阻与R的阻值相等,触头P可在AB间滑动,电池内阻不计,在触头P从左端A开始一直滑到B点为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读数逐渐增大 | |
B. | 电流表读数逐渐减小 | |
C. | 电流表读数先增加,而后再减小到原值 | |
D. | 电流表读数先减小,而后再增加到原值 |
5.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在斜面上空A点水平抛出两个小球a、b,初速度分别为va、vb,a球落在斜面上的N点,且AN连线恰好垂直于斜面,而b球恰好在M点与斜面垂直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a、b两球水平位移之比2va:vb | |
B. | a、b两球水平位移之比2v${\;}_{a}^{2}$:v${\;}_{b}^{2}$ | |
C. | a、b两球下落的高度之比4v${\;}_{a}^{2}$:v${\;}_{b}^{2}$ | |
D. | a、b两球下落的高度之比2v${\;}_{a}^{2}$:v${\;}_{b}^{2}$ |
12.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 |
B. | 物体受到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 |
C.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
D.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需用力向下压活塞,这说明空气分子之间有斥力 | |
B. | 两个分子的间距减小,分子间的势能可能增大 | |
C. | 当氢气和氧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 |
D. | 系统吸收热量后,内能不一定增加 |
9.在地面附近,存在着两个有理想边界的电场,边界A、B将该空间分成上下两个区域Ⅰ、Ⅱ,区域Ⅰ中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区域Ⅱ中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两区域电场强度大小相等,在区域Ⅰ中的P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小球穿过AB边界时速度为v0,进入区域Ⅱ到达M点速度刚好减为零,如图所示,已知此过程中小球在区域Ⅱ中运动时间是区域Ⅰ中运动施加的2倍,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带正电 | |
B. | 电场强度大小是$\frac{mg}{q}$ | |
C. | P点距边界的距离为$\frac{{v}_{0}}{8g}$ | |
D. | 若边界AB处电势为零,则M点电势为-$\frac{3m{{v}^{2}}_{0}}{4q}$ |
7.在下列核反应方程式中,表示核聚变过程的是( )
A. | ${\;}_{92}^{235}$U+${\;}_{0}^{1}$n→${\;}_{56}^{144}$Ba+${\;}_{36}^{89}$Kr+3${\;}_{0}^{1}$n | |
B. | ${\;}_{90}^{234}$Th→${\;}_{91}^{234}$Pa+${\;}_{-1}^{0}$e | |
C. | ${\;}_{92}^{238}$U→${\;}_{90}^{234}$Th+${\;}_{2}^{4}$He | |
D. | ${\;}_{1}^{3}$H+${\;}_{1}^{2}$H→${\;}_{2}^{4}$He+${\;}_{0}^{1}$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