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一物体在距离地面高h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不计空气阻力,经过t时间后落至地面,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则(    )

A.物体通过前半程和后半程所用时间之比为1:(一1)
B.物体通过h/2处的速度为v/2
C.物体通过t/2处的速度为v/2
D.物体经过前t/2和后t/2的位移之比为1:4

A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及初速度为零的比例式可以得到物体通过前后半程所用时间之比,所以A正确;物体通过前后半程时的速度之比为,所以通过前半程时的速度为,所以B错误;物体前后两段相等时间末的速度之比为1:2,所以在中间时刻时的速度为v/2;前后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所以D错误;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运动变化规律”。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a.将木板的左端垫起,以平衡小车的摩擦力;
b.在小车中放入砝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c.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接通电源,释放小车,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断开电源;
d.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更换纸带,重复b、c的操作。
(1)设钩码质量为m1、砝码和小车总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车的加速度为:a=(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下图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计数点O、A、B、C、D和E,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进行测量,读出各计数点对应的刻度x,通过计算得到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以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对应的测量xC值和计算速度vC值填在下表中的相应位置。

计数点
 
x/cm
 
s/cm
 
v/(m·s-1
 
O
 
1.00
 
 
 
0.30
 
A
 
2.34
 
1.34
 
0.38
 
B
 
4.04
 
3.04
 
0.46
 
C
 
 
 
5.00
 
 
 
D
 
8.33
 
7.33
 
0.61
 
E
 
10.90
 
9.90
 
0.70
 
 

(3)实验小组通过绘制Δv2-s图线来分析运动规律(其中Δv2=v2-v02,v是各计数点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0是O点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标出了O、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Δv2-s图线。
(4)实验小组绘制的Δv2-s图线的斜率k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若发现该斜率大于理论值,其原因可能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