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要使可视为质点的两物体间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下列办法不可采用的是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 |
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距离不变 |
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
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1/4 |
D
解析试题分析:由万有引力公式知,当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时,万有引力会变为原来的,故A正确;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距离不变时,万有引力会变为原来的,故B正确;来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时,万有引力会变为原来的,故C正确;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1/4时,万有引力时,万有引力不变,故D错误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
2013年12月11日,“嫦娥三号”从距月面高度为100km的环月圆轨道Ⅰ上的P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点为15km的椭圆轨道Ⅱ,由近月点Q成功落月,如图所示。关于“嫦娥三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轨道Ⅰ运动至P时,需制动减速才能进入轨道Ⅱ |
B.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 |
C.沿轨道Ⅱ运行时,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Q点的加速度 |
D.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其做负功 |
假设月球半径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嫦娥三号”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Ⅱ的近月点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Ⅲ跟轨道Ⅰ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 |
B.飞船在轨道Ⅰ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
C.飞船在点点火变轨后,动能减小 |
D.飞船在Ⅱ轨道上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减小 |
我国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先期发射的“天宫一号”空间站实现了完美对接.已知“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圆轨道运动,假设沿椭圆轨道运动的“神州八号”环绕地球的运动方向与“天宫一号”相同,远地点与“天宫一号”的圆轨道相切于某点P,并在该点附近实现对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
B.“神舟八号”飞船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C.在远地点P处, “神舟八号”的加速度与“天宫一号”相等 |
D.“神舟八号” 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周期比“天宫一号”在圆轨道上运行周期大 |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一飞行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3小时。若地球半径为R,则该飞行器绕地心飞行的轨道半径最接近( )
A.0.83R | B.1.7R | C.1.9R | D.3.3R |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要将卫星由圆轨道1送入圆轨道3,需要在椭圆轨道2的近地点Q和远地点P分别点火加速一次 |
B.由于卫星由圆轨道1送入圆轨道3被点火加速两次,则卫星在圆轨道3上正常运行速度要大于在圆轨道1上正常运行的速度 |
C.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的近地点Q的速度一定大于7.9km/s,而在远地点P的速度一定小于7.9km/s |
D.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圆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
9月底美国的UARS卫星坠落不是第一次航天器坠落地球事件,自1957年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以来,曾经有600多个航天器落入大气层。人类迄今为止发射了5000多颗航天器,除了那些深空探测、跑远了的卫星(比如“旅行者”“先驱者”等探测器),基本上最后的命运都是落叶归根,落回地球。有的体积、质量较小,就被大气层烧干净了。有的体积、质量较大,烧不干净,就要落回地球。美国的UARS卫星在缓慢落入大气层的过程中( )
A.线速度越来越小 | B.角速度越来越小 |
C.周期越来越小 | D.向心加速度越来越小 |
下表是火星和地球部分数据对照表,把火星和地球视为匀质理想球体,它们绕太阳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从表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出不正确的是( )
| 质量 (kg) | 公转周期 (d天) | 自转周期 (h小时) | 近似公转轨道半径(m) | 星球半径 (m) |
火星 | 6.421×1023 | 686.98 | 24.62 | 2.28×1011 | 3.395×106 |
地球 | 5.976×1024 | 365.26 | 23.93 | 1.50×1011 | 6.378×106 |
B.地球公转动能较大
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大
D.火星两极处地表重力加速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