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 培养液/mL | 无菌水/mL | 酵母菌母液/mL | 温度(℃) |
A | 10 | - | 0.1 | 20 |
B | 10 | - | 0.1 | 5 |
C | - | 10 | 0.1 | 20 |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A、B、C三支试管放置在表中相应的温度、其它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一天开始取样计数,连续七天;
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③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_,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 x lmm x 0.l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___________个。
【答案】营养、温度 取样前振荡试管 先盖上盖玻片,再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 抽样检测法 15 2.88×108
【解析】
(1)根据表格中的实验设计,试管A和B研究的是温度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试管A和C研究的是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因此该实验课题为探究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①取样前振荡试管,以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实验误差。
②先盖上盖玻片,再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
(3)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抽样检测法;统计样方中的酵母菌数量时,中格内部的酵母菌全部计数,边上的酵母菌只计数左边和上边,顶角的酵母菌只计数左上角一个顶角的个体数,所以图中中格酵母菌数为15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18/25×400÷(0.1×1000)×100=2.88×108个。
【题目】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于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是___________。
(3)影响图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
A.光照强度 B.CO2浓度 C.酶含量 D.温度
为了探究崇明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某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该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在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组 | 实验组1 | 实验组2 | 实验组3 | 实验组4 | ||
实验处理 | 温度/℃ | 36 | 36 | 36 | 31 | 25 |
相对湿度/% | 17 | 27 | 52 | 52 | 52 | |
实验结果 | 光合速率/mgCO2.dm-2.h-1 | 11.1 | 15.1 | 22.1 | 23.7 | 20.7 |
回答下列问题:
(4)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
A.温度 B.叶绿素含量 C.相对湿度 D.光照强度
(5)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_______________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