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科学家研究镉、铜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用一定浓度的镉、铜处理河蚬一段时间后,测得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镉、铜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毒物 | 空白对照组 | a | 铜 | 镉+铜 | ||||||
质量浓度(μg•L-1) | 0 | 50 | b | 150 | 50 | b | 150 | 50 | b | 150 |
酶活性(U•mg-1) | 433 | 582 | 455 | 387 | 488 | 426 | 380 | 315 | 275 | 135 |
(2)b为100,理由是自变量的梯度差应该相同.
(3)列举本实验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河蚬的数量、、河蚬的生理状况、加入的物质的量、培养时间等
(4)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可以过氧化氢为底物,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的氧气的生成量(过氧化氢的减少量)来表示.
(5)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河蚬的新鲜的软体组织制成研磨液,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研磨河蚬软体组织的目的是使酶从河蚬的组织中释放出来,增大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不能,高温会使过氧化氢自行分解.能否用河蚬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什么?
(6)水体中镉、铜等重金属离子在生态系统中会沿着富集,即食物链营养级越高,其影响越大.
分析 分析表格:本题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镉、铜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则实验组应是镉、铜以及镉+铜,所以表中a应是镉.可见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毒物的种类和浓度,而且自变量的变化应有规律,即自变量的梯度差应该相同,所有表中b应是100.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活性,无关变量为河蚬只数、河蚬生理状况、加入物质的量、培养时间等.
解答 解:(1)题干说明为了研究用一定浓度镉、铜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组应是镉、铜以及镉+铜对其影响,因此a是镉.实验设计时每组河蚬放入30只而不是1只,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2)自变量的梯度差应该相同,所以b应是100.
(3)无关变量是除了实验变量外的其他因素,如河蚬只数、河蚬生理状况、加入物质的量、培养时间等都可以.
(4)测酶活性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少量或者产物的生产量都可以.
(5)研磨机体组织的目的是破坏细胞的结构,使细胞内容物释放出来,在此主要是让过氧化氢酶释放出来.过氧化氢自身在不同的温度下分解速率就不同,而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不能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6)水体中镉、铜等重金属离子在生态系统中会沿着食物链富集,即营养级越高,其影响越大.
故答案为:
(1)镉 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2)100 自变量的梯度差相同(或自变量的变化应有规律)
(3)河蚬的数量、河蚬的生理状况、加入的物质的量、培养时间等
(4)氧气的生成量(过氧化氢的减少量)
(5)使酶从河蚬的组织中释放出来,增大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不能,高温会使过氧化氢自行分解
(6)食物链营养级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过氧化氢酶活性实验、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探究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根据实验原则完善表格,同时注意正确区分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A. | 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
B. |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 |
C. |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 |
D. | “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可以解决不孕症问题 |
A. | 无性生殖的出现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 |
B. |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 |
C. | 生物一旦进化,就形成了新物种 | |
D. | 农药处理后害虫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
A. | 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 | |
B. | 甲、丙两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 |
C. | 甲细胞正在进行中心体复制 | |
D. | 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