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答案】B
【解析】解:因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所以②是血浆、④是组织液、⑤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所以③是淋巴;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所以①是细胞外液.所以图中①~⑤的名称依次是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故选:B.
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60%.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科研人员发现植物在与病原生物的长期互作、协同进化中逐渐形成一系列的方位机制,而植物激素在防卫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诱导植物抗病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诱导部位发生的局部、快速的过敏性坏死反应(HR);二是系统性获得抗体(SAR),即植物受病菌浸染或诱抗剂处理后,未被浸染或处理的部位对病菌也会产生抗体.
(1)活性氧中间体(ROIs),一氧化氮(NO),水杨酸(SA),茉莉酸(JA),乙烯(ET)等物质参与调节植物的HR和SAR.其中的信号分子和细胞中特异性结合后,通过跨膜离子流的变化,对细胞内ROIs和NO发生影响,将信号逐渐放大,此过程是一种调节.细胞内ROIs和NO与SA产生关联,进而诱导产生局部抗性(HR)和产生系统性抗性(SAR).
(2)研究表明,在HR发生前有一个短暂的氧爆发阶段,使细胞中活氧性(H2O2)的浓度明显提高,可使病原生物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发生过氧化来直接杀伤病原物,进而导致HR.同时H2O2能以的方式通过细胞膜进入病原生物侵染以外的植物组织中,作为第二信使来激活植物防卫基因的表达,进而产生SAR.SA正是通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H2O2合成酶的活性和CAT(过氧化氢酶)以及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等H2O2降解酶的活性,最终积累H2O2从而达到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目的.
(3)SA还可抑制病原生物在植物体内的增殖,从而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右图为科研人员采用不同浓度SA处理受病原菌感染的烟草叶片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回答:

本实验中用蒸馏水处理作为组,在时,抑制效果最显著.
(4)科研人员用JA和ET处理可降解SA的转基因拟南芥,仍然诱导产生了SAR,说明JA/ET介导的抗病信号转导不依赖于SA途径,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植物对病原生物的方位过程是多种植物激素的结果.植物抗病性与相关蛋白(PR蛋白)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在成熟的烟草叶片中,所有碱性PR蛋白斗殴被SA抑制,而所有酸性PR蛋白都被JA抑制.这说明SA途径和JA途径之间存在作用.

【题目】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分组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

加样

0.5mL提取液

0.5mL提取液

C

加缓冲液(mL)

1

1

1

加淀粉溶液

1

1

1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

+ + + + +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控制pH。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__(缩短/加长)。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__(深于/浅于)白粒管,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