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____。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稀释100倍(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吸水纸吸干,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若不经染色处理,则测出的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相等”)。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某一小方格时,活菌分布如上图所示,则记录的数目是____个。若平均每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数目就是该数目,所用的血球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 ,则1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个数为____。
(4)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____(至少填两项)等无关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____(增加、减少、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____(增加、减少、保持不变)。
【答案】第五步中应为每天同一时间取样 盖玻片 偏大 8 3.2×109 温度、pH、培养液浓度 减少 增加
【解析】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1)根据实验过程分析,该实验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即第五步中应为每天同一时间取样。
(2)②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应该先将盖玻片放在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③若不经染色处理,活菌和死菌都会被计数,因此测出的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大。
(3)根据计数的原则分析,图中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5+1+2=8个;根据题意分析,该血球计数板有16×25=400个小格,因此共有酵母菌8×400=3200个酵母菌,则则1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个数=3200÷0.1÷10-3×100= 3.2×109。
(4)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无关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数量将更快的达到K值;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