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重庆一中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麦做了一系列实验:
(1)取小麦根尖经解离、________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能看到被明显染色的染色体。
(2)取小麦的根毛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与其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个)。
(3)用白炽灯给小麦植株提供光源使其正常生长,若更换为相同光照强度的绿光灯,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的NADP+/NADPH的比值_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在T1和T2两种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利用等量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编组为A、B。反应结束后使淀粉酶失活。
第二步:从A、B两组装置中取出等量溶液,分别倒入U形管的甲、乙两侧,此时两侧液面高度相同,—段时间后观察U型管两侧高度变化。
若甲侧液面高于乙侧,则说明该淀粉酶的活性在T1温度下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T2温度下。为确定T2温度和该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关系,利用T3温度(T3>T1)替代T2温度重复上述实验,若甲侧液面低于乙侧,则说明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大于T1温度。
【答案】 漂洗、染色 线粒体、核糖体、液泡 上升 大于 —定
【解析】试题分析: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强,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在高温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酶变性失活。图中甲乙液面的变化与两则浓度有关,淀粉酶活性越高,淀粉分解越快,浓度就越高,液面将上升,相反,液面下降。
(1)取小麦根尖经解离、漂洗、染色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看到被明显染成深色的是染色体。
(2)根毛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原因是因为跟细胞主动吸收了离子,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而自动复原,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因此参与的细胞器由线粒体、核糖体和液泡。
(3)由于叶绿体几乎不能吸收绿光,当更换为相同光照强度的绿光灯,光合作用降低,光反应产生的NADPH减少,但此时暗反应还继续产生NADP+,因此叶肉细胞中的NADP+/NADPH的比值上升。
(4)若甲测液面高于乙侧,表示甲侧的渗透压高,淀粉分解的多,说明该淀粉酶的活性在T1温度下大于T2温度下。为确定T1温度和该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关系,利用T3温度(T3>T1)替代T2温度重复上述实验,若甲测液面低于乙侧,表明淀粉分解量高,说明T3温度比T1温度更接近最适温度,因此说明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一定大于T1温度。
【题目】(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__________
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④酵母菌⑤SARS病原体 ⑥HIV⑦水绵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 | 光合作用(能否) | 核糖体 | 细胞壁 | |
甲 | √ | √ | √ | √ |
乙 | √ | × | √ | × |
丙 | × | √ | √ | √ |
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甲_____,乙_____,丙_____。
A.洋葱 B.兔子 C.蘑菇 D.蓝藻
②下图中属于细菌的细胞结构是图_______,它与洋葱表皮细胞结构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从图中看两者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