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早在1807年化学家戴维用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得钠:;后来盖·吕萨克用铁与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钠,阳极发生电解反应为2OH--2e-=H2↑+O2↑ |
B.盖·吕萨克法制钠原理是利用铁的还原性比钠强 |
C.若戴维法与盖·吕萨克法制得等量的钠,则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不同 |
D.目前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钠(如上图),电解槽中石墨极为阴极,铁为阳极 |
C
解析
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反应:
①Y与M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M上冒气泡;
②M、N为电极,与N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从M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入N极;
③Z+2H2O(冷水)=Z(OH)2+H2↑;
④水溶液中,X+Y2+=X2++Y。
则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X>Y>M>N | B.Z>Y>X>M>N |
C.Z>X>Y>N>M | D.X>Y>M>N>Z |
不久前,美国一个海军航空站安装了一 台250 kW的MCFC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其工作温度为600 ℃~700 ℃,所用燃料为H2,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 负极反应为H2+ CO32--2e-=H2O+CO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正极反应为:4OH- =O2+2H2O+4e- | B.放电时 CO32-向负极移动 |
C.电池供应1 mol水蒸气,转移的电子数为4 mol | D.放电时CO32-向正极移动 |
针对下图装置的说法中,正确是
A.溶液中pH值明显下降 |
B.铁片为正极,镀锌铁片为负极 |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 |
D.电子由锌经溶液流向铁 |
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
B.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
C.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
氯碱工业常利用阳离子交换膜电解食盐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着电解的进行,c(NaCl)降低,需不断补充饱和食盐水 |
B.电解过程中采用增大阳极区溶液pH的方法,可以减少Cl2在水中的溶解量 |
C.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阻止OH-移向阳极,以使氢氧化钠在阴极区富集 |
D.阳极表面用钛氧化物涂层处理,目的是降低电解产物Cl2对电极的腐蚀 |
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32-+8H+ |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原浓度 |
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 g固体 |
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可用于航天航空。如下图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作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3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正极生成的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电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
B.B口通入的是甲烷,发生氧化反应 |
C.放电时O2-离子向d极移动 |
D.d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H4+4O2-+8e-=CO2↑+2H2O |
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可做二次电池(如下图所示)的碳电极。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 mol·L-1 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
B.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
C.放电时碳电极反应为H2-2e-=2H+ |
D.放电时镍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