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室温下,用0.1mol/L氨水分别滴定20.0mL、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A.I曲线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x=20
C.滴定过程中$\frac{c(N{H}_{4}^{+})}{c(N{H}_{3}•{H}_{2}O)}$的值逐渐减小
D.当I曲线和II曲线pH均为7时,一溶液中的c(Cl-)等于另一溶液中的c(CH3COO-

分析 A.0.1mol/L的盐酸的pH=1,结合滴定曲线开始时的pH来判断;
B.根据两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水解溶液呈酸性,要使溶液呈中性,则氨水应过量;
C.根据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以及c(OH-)在增大;
D.根据当I曲线和II曲线pH均为7时,在盐酸中,氨水过量,在醋酸中,氨水恰好反应,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来解答.

解答 解:A.滴定开始时0.1mol/L盐酸pH=1,0.1mol/L醋酸pH>1,所以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Ⅱ,滴定醋酸的曲线是图Ⅰ,故A错误;
B.用0.1mol/L氨水滴定20.0mL、0.1mol/L的盐酸,两者恰好反应,消耗20.0mL、0.1mol/L氨水,但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水解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呈中性,碱应过量,故B错误;
C.NH3•H2O的电离常数Kb=$\frac{c(OH-)•c(NH4+)}{c(NH3•H2O)}$只与温度有关,随着氨水的加入,C(OH-)在增大,所以中$\frac{c(N{H}_{4}^{+})}{c(N{H}_{3}•{H}_{2}O)}$的值逐渐减小,故C正确;
D.当I曲线和II曲线pH均为7时,分别存在电离平衡:c(NH4+)+c(H+)=c(Cl-)+c(OH-);c(NH4+)+c(H+)=c(CH3COO-)+c(OH-),都存在:c(H+)=c(OH-),所以c(NH4+)=c(Cl-),c(NH4+)=c(CH3COO-),在盐酸中,氨水过量,在醋酸中,氨水恰好反应,所以盐酸中c(NH4+)大,则c(Cl-)>c(CH3COO-),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酸碱性判断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涉及盐类的水解、电离常数等知识,注意醋酸铵溶液呈中性,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和12mL 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停止,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中的同学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实验中若有m g铜参加了反应,则有$\frac{m}{64}$mol硫酸被还原.
②下列试剂中,能证明反应停止后烧瓶中有硫酸剩余的是D(填写字母编号).
A.硫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银粉        D.碳酸钠溶液
(3)为了测定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该小组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
说明方案二不可行的原因,计算方案三中测定的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①方案一: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已称量的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反应停止后再次称量,两次质量差即是吸收的二氧化硫的质量.请判断方案一是否可行不可行;
②方案二: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的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即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钡沉淀的质量.说明方案二不可行的原因沉淀的质量一部分是高锰酸钾溶液中起酸化作用的硫酸与氯化钡反应而产生的;
③方案三:当铜和浓硫酸的反应结束后,在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法测得产生氢气的体积为V 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计算: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2mL)$\frac{V}{22.4×0.012}$mol/L.
(4)如图2所示,某同学改进上述实验装置,先关闭活塞a,加热至烧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再打开活塞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烧瓶,铜片慢慢减少直至完全消失.
写出上述过程打开活塞a后A装置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u+2H2SO4+O2$\frac{\underline{\;\;△\;\;}}{\;}$2CuSO4+2H2O(或2Cu+O2$\frac{\underline{\;\;△\;\;}}{\;}$2CuO,CuO+H2SO4═CuSO4+2H2O).
18.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在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作为能源广泛应用于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1)已知:①2C3H8(g)+7O2(g)═6CO(g)+8H2O(l)△H=-2 741.8kJ•mol-1
②2CO(g)+O2(g)═2CO2(g)△H=-566kJ•mol-1
则反应C3H8(g)+5O2(g)═3CO2(g)+4H2O(l)的△H=-2219.9 kJ•mol-1
(2)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在相同温度下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与化学平衡的关系,将C3H8不完全燃烧的产物CO和H2O(g),通入到体积均为1L的A、B两个密闭容器中,在相同温度下均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CO(g)+H2O(g)═CO2(g)+H2(g)△H=-41kJ•mol-1
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
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
的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
的时间/min
达到平衡时
体系能量的
变化/kJ
COH2OCO2H2
A1.51.900ta放出热量:36.9
B33.800tb放出热量:Q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0~ta时刻,容器A中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0.9}{{t}_{a}}$ mol•L-1•min-1,化学平衡常数Ka=1.35;若容器B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b,则该温度下Ka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b
②某同学为了研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测得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通过研究图象发现,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它们改变的条件分别是t2升高温度(或增大CO2的浓度或增大H2的浓度),t8使用催化剂或加压(减小容器的体积).
③测得在容器A中反应进行到t min时,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为0.3mol,若用150mL 3mol•L-1的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则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3-)>c(CO32-)>c(OH-)>c(H+).
(3)CO2溶于水生成H2CO3,已知:常温下,H2CO3和HClO的电离常数如下:
H2CO3?H++HCO${\;}_{3}^{-}$ Ka1=4.2×10-7 mol•L-1
HCO${\;}_{3}^{-}$?H++CO${\;}_{3}^{2-}$ Ka2=5.6×10-11 mol•L-1
HClO?H++ClO- Ka=4.7×10-8 mol•L-1
请写出氯气和碳酸钠在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CO32-+H2O═Cl-+HClO+HCO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