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下列对各组离子或物质是否能够大量共存的判断及解释一定正确的是( )A | 25℃时,由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 4的某溶液中: Fe2+、NO3-、AlO2-、Na+ | 不能共存 | 发生反应: 3Fe2++NO3-+4H+=3Fe3++NO↑+2H2O |
B | 澄清石灰水中: Ca2+、K+、CH3COO-、HCO3- | 不能共存 | 发生反应: Ca2++OH-+HCO3-=CaCO3↓+H2O |
C | 常温常压下,空气中: NH3、NO、H2、CO2 | 可以共存 | 不能发生反应 |
D | 银氨溶液中: K+、Na+、NO3-、Cl- | 可以共存 | 不能发生反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4,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
B.Ca2+、OH-、HCO3-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C.氨气于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反应;
D.离子间相互不反应.
解答 解:A.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4,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如呈碱性,则OH-、Fe2+-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a2+、OH-、HCO3-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a2++OH-+HCO3-=CaCO3↓+H2O,故B正确;
C.氨气于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反应,干燥的氨气和二氧化碳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解释不正确,故C错误;
D.离子间相互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熟练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气体、难溶物、沉淀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3.下列反应中,符合如图所示能量变化的是( )
A. | H2在Cl2中燃烧 | B. | 石灰石分解 | ||
C. | Na和H2O的反应 | D. | Ba(OH)2•8H2O和NH4Cl固体的反应 |
14.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NaOH溶液雕刻工艺玻璃上的纹饰 | |
B. | 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 |
C. |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 |
D. | 淀粉、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 |
18.研究化学反应原理对于生产、生活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已知:
Cu(s)+2H+(aq)═Cu2+(aq)+H2(g)△H=+64.39kJ•mol-1
2H2O2(l)═2H2O(l)+O2(g)△H=-196.46kJ•mol-1
H2(g)+$\frac{1}{2}$O2(g)═H2O(l)△H=-285.84kJ•mol-1
则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H为( )
Cu(s)+2H+(aq)═Cu2+(aq)+H2(g)△H=+64.39kJ•mol-1
2H2O2(l)═2H2O(l)+O2(g)△H=-196.46kJ•mol-1
H2(g)+$\frac{1}{2}$O2(g)═H2O(l)△H=-285.84kJ•mol-1
则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H为( )
A. | +319.68kJ•mol-1 | B. | +259.7kJ•mol-1 | C. | -319.68kJ•mol-1 | D. | -259.7kJ•mol-1 |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标况下,22.4L SO3和22.4L C2H4原子个数比为2:3 | |
B. | 将78g Na2O2与过量CO2反应,CO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
C. | 含0.2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充分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少于0.1NA | |
D. | 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32g,则阴极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A |
15.2011年3月日本福岛大地震引起的核泄漏污染物中包含${\;}_{53}^{131}$I等放射性同位素.下列有关${\;}_{53}^{131}$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质子数为53 | B. | 中子数为53 | C. | 质子数为131 | D. | 中子数为131 |
1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 | NaCl MgCl2 Na2O | B. | H2O Na2O ? CO2 | ||
C. | CaCl2 ? NaOH H2SO4 | D. | NH4Cl H2O 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