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已知:[Cu(NH3)4]SO4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溶液中存在平衡:I.和II.铜离子的水解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NH3)4]SO4可通过CuSO4溶液与过量氨水作用得到,其水溶液呈碱性
B.加热[Cu(NH3)4]SO4溶液,上述平衡I正向移动,Cu2+浓度增大
C.加热浓缩[Cu(NH3)4]SO4溶液,再冷却结晶,获得产品中混有CuSO4晶体
D.向[Cu(NH3)4]SO4溶液中,缓慢逐滴加入乙醇,可析出大颗粒[Cu(NH3)4]SO4晶体
【答案】C
【解析】
A.结合原子守恒可写出方程式为:CuSO4+4NH3·H2O=[Cu(NH3)4]SO4+4H2O,[Cu(NH3)4]SO4溶液中,,产生的氨气溶于水电离出OH-,同时Cu2+水解产生H+,且电离出OH-的量远远大于水解产生的H+的量,导致溶于显碱性,A正确;
B.加热[Cu(NH3)4]SO4溶液,氨气快速逸出,正向移动,B正确;
C.加热浓缩[Cu(NH3)4]SO4溶液,氨气快速逸出,正向移动,再冷却结晶,获得CuSO4晶体,而不是混有CuSO4晶体,C错误;
D.[Cu(NH3)4]SO4难溶于酒精,也就是乙醇,故加入乙醇后,[Cu(NH3)4]SO4的溶解度减小,可析出大颗粒[Cu(NH3)4]SO4晶体,D正确。
答案选C。
【题目】下面是丁醇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沸点及熔点如下表所示:
异丁醇 | 叔丁醇 | |
结构简式 | ||
沸点/℃ | 108 | 82.3 |
熔点/℃ | -108 | 25.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系统命名法给异丁醇命名为:2-甲基-1-丙醇
B. 异丁醇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2∶6
C. 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将叔丁醇从二者的混合物中结晶出来
D. 两种醇发生消去反应后得到同一种烯烃
【题目】无水氯化锰在电子技术和精细化工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由粗锰粉(主要杂质为Fe、Ni、Pb等金属单质)制备无水氯化锰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I.向粗锰粉中加入盐酸,控制溶液的pH约为5,测定离子的初始浓度。静置一段时间后锰粉仍略有剩余,过滤;
II.向I的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盐酸,再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固体调节溶液的pH约为5,过滤;
III.向II的滤液中通入气体,待充分反应后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过滤;
IV.浓缩、结晶、过滤、洗涤、脱水得到无水MnCl2。
各步骤中对杂质离子的去除情况
初始浓度/mg·L–1 | 21.02 | 4.95 | 5.86 |
步骤I后/ mg·L–1 | 12.85 | 3.80 | 3.39 |
步骤II后/ mg·L–1 | 0.25 | 3.76 | 3.38 |
步骤III后/ mg·L–1 | 0.10(达标) | 3.19(未达标) | 0.12(达标) |
已知:金属活动性Mn>Fe>Ni>Pb
(1)锰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步骤I中:
①Fe2+浓度降,滤渣中存在。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
②Pb2+浓度降低,分析步骤I中发生的反应为:Pb + 2H+ = Pb2+ + H2↑、______。
(3)步骤II中:
①酸性溶液的作用:_______。
②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MnCO3的作用: _______。
(4)步骤III通入H2S后, Ni2+不达标而达标。推测溶解度:PbS_____NiS(填“>”或“<”)。
(5)测定无水的含量:将a g 样品溶于一定量硫酸和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稍过量,使氧化为。待充分反应后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用b mol/L硫酸亚铁铵滴定,消耗c mL 硫酸亚铁铵。(已知: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Fe2+ + Mn3+ = Fe3+ + Mn2+)
①样品中MnCl2的质量分数是_____(已知:MnCl2的摩尔质量是126 g·mol-1)。
②“持续加热”的目的是使过量的分解。若不加热,测定结果会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题目】NaNO2是常用的一种防腐剂,其中+3价的N具有一定的氧化性。某实验小组利用以下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制备NaNO2,并探究其性质。
I.制备NaNO2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B中选用漏斗替代长直导管的优点是______。
(3)为检验B中制得NaNO2,甲进行以下实验:
序号 | 试管 | 操作 | 现象 |
① | 2mLB中溶液 | 加2mL0.1mol/LKI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 不变蓝 |
② | 2mLB中溶液 | 滴加几滴H2SO4至pH=5,加2mL0.1mol/LKI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 变蓝 |
③ | 2mLH2O | 滴加几滴H2SO4至pH=5,加2mL0.1mol/LKI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 不变蓝 |
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__。
(4)乙认为上述3组实验无法证明B中一定含NaNO2,还需补充实验,理由是______。
II.探究NaNO2的性质
装置 | 操作 | 现象 |
取10mL1mol/LNaNO2溶液于试剂瓶中,加入几滴H2SO4酸化,再加入10mL1mol·L-1FeSO4溶液,迅速塞上橡胶塞,缓缓通入足量O2。 | i.溶液迅速变为棕色; ii.溶液逐渐变浅,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上方为浅红棕色。 iii.最终形成棕褐色溶液。 |
资料:i.
ii.HNO2在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产生NO和NO2气体。
(5)现象i溶液变为棕色的原因是______。
(6)已知现象ii棕色溶液变浅是由于生成了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