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______________。图中X是_______________,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
(2)Ⅴ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含有,是生物体内理想的储能物质,则Ⅴ是_______________。
(3)物质P是_______________,其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Ⅳ分子由n个P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Ⅳ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______。从理论上分析,该Ⅳ物质至少有_____个氨基和_____个羧基。
(4)生物体中的Ⅱ、Ⅲ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各单位间是通过______________键连接起来的,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细胞进行染色,染色后Ⅱ呈现出_______色,Ⅲ呈现出_______色。
【答案】N、P 葡萄糖 淀粉 脂肪 氨基酸 mn -18(n-2) 2 2 核苷酸 磷酸二酯键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绿色 红色
【解析】
对题图进行分析可知,Ⅰ为淀粉,Ⅱ是DNA,Ⅲ是RNA,Ⅳ为蛋白质,Ⅴ是脂肪,X是葡萄糖,P是氨基酸,Y是脱氧核苷酸,Z是核糖核苷酸。
(1)小麦种子中的能源物质主要是淀粉,因此Ⅰ为淀粉。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所以X是葡萄糖。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是核酸,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所以A代表的元素是N、P。
(2)生物体内理想的储能物质是脂肪,因此Ⅴ是脂肪。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Ⅳ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所以P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若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mn -18(n-2)。每一条多肽链的两端分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因此该蛋白质至少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
(4)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是DNA和RNA,其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故Ⅱ是DNA,Ⅲ是RNA。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各单位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甲基绿和吡啰红与两种核酸的亲和力不同,可以通过甲基绿吡啰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DNA结合甲基绿呈现绿色,RNA结合吡啰红呈现红色。
【题目】仔细分析下列实验:
A、B、C试管中的现象如表所示:
试管 | A | B | C |
现象 |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仍为蓝色 | 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变为无色 | 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变为无色 |
写出A、B、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以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 反应物 | 催化剂 |
① | 10 mL 2%H2O2溶液 | 无 |
② | 10 mL 5% H2O2溶液 | 无 |
③ | 10 mL 5% H2O2溶液 | 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
④ | 10 mL 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 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
⑤ | 10 mL 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 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分析图1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Ⅰ)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
(3)加入0.1 g MnO2粉末于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反应速率逐渐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