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5℃时,浓度为0.1 mol·L-1的6种溶液:①HCl, ②CH3OOH, ③Ba(OH)2,④Na 2CO3,⑤KCl,⑥NH4Cl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2)25℃时,醋酸的电离常数Ka=1.7×10-5mol/L,则该温度下CH3COONa的水解平衡常数Kh= mol ·L-1(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25℃时,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请写出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一个等式: 。
(4)25℃时,将m mol/L的醋酸和n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则溶液中c(CH3COO-) + c(CH3COOH)= ,m与n的大小关系是m n(填“ >”“=”或“<”)。
(5)25℃时,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的pH=7 ,则NH3·H2O的电离常数Ka= 。
(1)①②⑥⑤④③
(2)5.9×10-10
(3)酸性 c(Na+) + c(H+) = c(CH3COO-) + c(OH-)。
(4)m/2 mol/L >
(5)1.7×10-5mol/L
解析试题分析:(1)①HCl是一元强酸, ②CH3OOH是一元弱酸, ③Ba(OH)2是二元强碱,④Na 2CO3是强碱弱酸盐,⑤KCl是强酸强碱盐,⑥NH4Cl是强酸弱碱盐。酸性:强酸大于弱酸大于强酸弱碱盐;碱性:碱的大于强碱弱酸盐的。所以这几种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①②⑥⑤④③.
(2)KHAcCH3COO-+H+,
,该温度下CH3COONa的水解平衡为CH3COO-+H2O
CH3COOH+OH-。
水解平衡常数
所以。(3)25℃时,pH=3的醋酸,c(H+)=10-3mol/L, 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c(H+)=10-11mol/L,则c(OH-)=Kw÷c(H+)=10-14÷10-11=10-3mol/L.两种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相等。当等体积混合后,电离的部分巧合完全中和。但由于醋酸为弱酸。还有大量为电离的醋酸分子存在,会继续电离产生H+和CH3COO-。所以溶液呈酸性。在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 + c(H+) = c(CH3COO-) + c(OH-)。(4)由于溶液为等体积混合,所以溶液中c(CH3COO-) + c(CH3COOH)=m/2mol/L。因为酸是弱酸,碱是强碱,若等物质的量混合,这恰好生成CH3COONa。溶液由于CH3COO-的水解二显碱性。为了使溶液显中性,酸必须稍微过量一些,来抵消醋酸根离子水解的碱性。所以m与n的大小关系是m>n. (5)25℃时,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的pH=7 ,说明醋酸与一水合氨的强弱程度相同。也就是电离程度相等。由于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1.7×10-5mol/L所以NH3·H2O的电离常数Ka=1.7×10-5mol/L。
考点:考查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电离平衡常数与盐的水解平衡常数的关系、溶液的酸碱性等知识。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
醋酸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调味剂和重要的化工原料,醋酸钠是其常见的盐。
(1)醋酸钠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对于醋酸溶液和醋酸钠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下同)。
A.稀释醋酸溶液,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稀释醋酸钠溶液则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减小 |
B.升高温度可以促进醋酸电离,而升高温度会抑制醋酸钠水解 |
C.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液中,醋酸抑制醋酸钠的水解、醋酸钠也抑制醋酸的电离 |
D.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液中,醋酸促进醋酸钠的水解、醋酸钠也促进醋酸的电离 |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4d/b/1uz0s3.jpg)
下表是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25℃)。
电解质 | 电离方程式 | 电离常数K | Ksp |
H2CO3 | H2CO3![]() HCO3- ![]() | K1=4.31×10-7 K2=5.61×10-11 | - |
C6H5OH | C6H5OH![]() | 1.1×10-10 | - |
H3PO4 | H3PO4![]() H2PO4- ![]() HPO42- ![]() | K1=7.52×10-3 K2=6.23×10-6 K1=2.20×10-13 | - |
NH3·H2O | NH3·H2O![]() | 1.76×10-5 | - |
BaSO4 | BaSO4(s)![]() | - | 1.07×10-10 |
(1)写出C6H5OH与Na3P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25℃时,向10 mL 0. 01 mol/LC6H5OH溶液中滴加V mL 0.1 mol/L氨水,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若混合液pH>7,则V≥10
b.V=5时,2c(NH3·H2O)+2c(NH4+)=c(C6H5OH)+c(C6H5O-)
c.V=10时,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0.01 mol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1c/1/s4obc1.png)
d.若混合液pH<7,则c(NH4+)>c(C6H5O-)>c(H+)>c(OH-)
(3)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称为水解常数(用Kb表示),类比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25℃时,Na2CO3第一步水解反应的水解常数Kb=____mol/L。
(4)如图所示,有T1、T2不同温度下两条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已知BaSO4的Ksp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6c/2/1nulu2.jpg)
①T2____ 25℃(填“>”、“<”或“=”);
②讨论T1温度时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加入Na2SO4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
b.在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
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
d.升温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d点
已知:在室温时H2OH++OH- KW=10-14 CH3COOH
H++ CH3COO- Ka=1.8×10-5
(1)取适量醋酸溶液,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此时溶液中C(H+)与C(CH3COOH)的比值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醋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当升高温度时,C(OH—)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
(3)0.5mol·L-1醋酸钠溶液pH为m,其水解的程度(已水解的醋酸钠与原有醋酸钠的比值)为a;1mol·L-1醋酸钠溶液pH为n,水解的程度为b,则m与n的关系为 ,a与b的关系为 (填“大于”“小于”“等于”);
(4)将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5)若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pH<7,则c(Na+)_______________ c(CH3CO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室温时,若由pH=3的HA溶液V1mL与pH=11的NaOH溶液V2 mL混合,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c(H+)+c(OH-)=2×10-7mol·L-1 |
B.若V1=V2,反应后溶液pH一定等于7 |
C.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大于V2 |
D.若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V1一定小于V2 |
体醋酸钠后测得溶液的C(OH-)为2.2×10-5mol·L-1,以上三种金属离子中 能生成沉淀,原因是 。
(KSP[Mg(OH)2]=1.8×10-11、KSP[Zn(OH)2]=1.2×10-17、
KSP[Cd(OH)2]=2.5×10-14)
(8)取10mL0.5mol·L-1盐酸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