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根据如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 |
B. | 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 |
C. | 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 |
D. | 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需消耗0.1mol Cl2 |
分析 海水蒸发溶剂得到粗盐和母液,粗盐通过精制得到精盐,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母液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被二氧化硫吸收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化氢,富集溴元素,通入氯气氧化溴化氢为溴单质得到高浓度的溴,
A、根据粗盐的提纯及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物进行判断,过程①的提纯中过滤属于物理过程,但是除去镁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属于化学过程;
B、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C、因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得不到无水MgCl2,根据镁离子水解显酸性进行分析;
D、依据反应2Br-+Cl2 =Br2 +2Cl-,定量关系计算分析.
解答 解:A、过程①的提纯中过滤属于物理过程,但是除去镁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属于化学过程;过程②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了氯气和氢气两种单质,故A错误;
B、加入的药品顺序为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如果在过滤沉淀前加入过量BaCl2溶液,稀盐酸不能除去氯化钡溶液,所以会产生杂质,故B错误;
C、因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得不到无水MgCl2,若要由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为防止Mg2+发生水解,应在HCl气氛中进行,故C错误;
D、因2Br-+Cl2 =Br2 +2Cl-,每氧化0.2molBr-需消耗0.1molCl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涉及了离子的除杂、离子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利用,提高了试题的综合性,本题难度中等.
A. | K+、Na+、NO3-、CO32- | B. | K+、Na+、Br-、SO32- | ||
C. | K+、Na+、I-、SO42- | D. | Na+、K+、CH3COO-、SO42- |
A. | 聚氯乙烯的单体是CH3CH2Cl | |
B. | 乙醇和乙二醇为同系物 | |
C. | 环己烷和丙烯的实验式相同 | |
D. |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升高 |
A. | 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处接触 | |
B. | 金属钠着火时应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 |
C. | 向待测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氯离子 | |
D. | 向待测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检验硫酸根,可能产生误差 |
A. | 正常雨水的pH值是7 | |
B. | 冶炼金属钠用热分解法 | |
C. | 使用过的塑料可以随意丢弃 | |
D. | 治理水污染可以用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等 |
A. | 加入pH=2盐酸81.8 mL | B. | 加入pH=11的NaOH溶液1000 mL | ||
C. | 加入pH=3盐酸818.2 mL | D. | 加入1000 mL蒸馏水 |
A. | N是电源的正极 | |
B. | 右侧气孔逸出的气体可能为副产物O2 | |
C. | 石墨电极反应为Mn2+-2e-+2H2O=MnO2+4H+ | |
D. | 电解过程中阳离子交换膜左侧硫酸浓度基本不变,右侧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