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金秋十月,人们只要靠近盛开桂花的桂花树时,就能闻到怡人的桂花香.其原因是( )A. | 微粒体积很小 | B. | 微粒之间有间隔 | ||
C. | 微粒质量很小 | D. | 微粒在不停的运动 |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桂花盛开,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桂花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桂花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B错误.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桂花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质量无关,故C错误.
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桂花花香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只能得到一种气体的是( )
A. | 木炭与浓硫酸共热 | B. | Na2O2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 ||
C. | 足量的钢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 | D. | 电解饱和食盐水 |
1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原子半径:Cl>S | B. | 金属性:Na>Mg | ||
C. | 稳定性:HF>HCl | D. | 酸性:HClO4>H2SO4 |
14.已知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 KIO3氧化,当 NaHSO3完全消耗即有 I2析出,依据 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 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 0.020mol•L-1的 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 40.0mL 混合,记录 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40℃之前,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 |
B. | 图中a点对应的 NaHSO3反应速率为 5.0×10-5mol•L-1•s-1 | |
C. | 图中b、c两点对应的 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 |
D. | 40℃之后,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 |
11.关于O2、CO2、SO2、H2O2四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有氧分子 | B. | 一个分子中都有两个氧原子 | ||
C. | 都是氧化物 | D. | 都是化合物 |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8g碳和14g氧气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 | |
B. | 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 |
C. | 1g硫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二氧化硫 | |
D. | 水银温度计在温度升高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
15.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C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中( )
A. | c(Ca2+)、c(OH-)均增大 | |
B. | 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保持不变 | |
C. | 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均减小 | |
D. | c(OH-)增大、c(H+)减小 |
16.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粒子间的作用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内,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分子间 | |
B. | 分子晶体在熔化时,共价键没有被破坏 | |
C. | 在晶体里有阳离子存在时,不一定有阴离子存在 | |
D. | 物质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化学键一定会被破坏或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