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已知:①向KClO3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NaI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实验①证明KClO3具有还原性 | |
B. | 实验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
C. | 实验③说明KI被氧化 | |
D. |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ClO3->Cl2>I2 |
分析 ①向KClO3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浓盐酸被氧化为氯气,因此实验①证明KClO3具有氧化性,发生KClO3+6HCl=3Cl2↑+KCl+3H2O;
②向NaI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生成I2,可使淀粉KI试纸变蓝,发生2I-+Cl2=I2+2Cl-,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向KClO3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浓盐酸被氧化为氯气,因此实验①证明KClO3具有氧化性,故A错误;
B.向NaI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生成I2,可使淀粉KI试纸变蓝,发生2I-+Cl2=I2+2Cl-,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错误;
C.向NaI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生成I2,可使淀粉KI试纸变蓝,但KI没有被氧化,故C错误;
D.根据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则由反应①可知氧化性KClO3>Cl2,由反应②可知Cl2>I2,则可得氧化性ClO3->Cl2>I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题目难度不大,在学习中要注意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的利用等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合成氨的反应进行到2秒时,氨气的浓度增加了0.6mol/L.用氮气的浓度变化表示该时间段的反应速率为( )
A. | 0.15 mol/(L•S) | B. | 0.3 mol/(L•S) | C. | 0.6 mol/(L•S) | D. | 0.9 mol/(L•S) |
13.下列现象不能用有机物鉴别的是( )
A. | 遇碘单质是否变蓝-淀粉和纤维素 | |
B. | 遇浓硝酸是否变黄-某些蛋白质和油脂 | |
C. | 与氯气混合后光照,气体颜色是否逐渐变浅-甲烷和乙烷 | |
D. |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葡萄糖和蔗糖 |
20.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Na2SO3 的性质实验探究.如图所示,a、b、c三个凹槽中滴有Na2SO3 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1)a中实验现象是溴水褪色,该现象可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
(2)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32-+2S2-+6H+=3S↓+3 H2O.
(3)应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c中现象(用化学用语及简单文字表述)在Na2SO3溶液中,SO32-水解显碱性:SO32-+H2O?HSO3-+OH-,所以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在该溶液中加入BaCl2后,Ba2++SO32-═BaSO3↓(白色),由于c(SO32-)减小,SO32-水解平衡左移,c(OH-)减小,红色褪去.
(4)在用NaOH 溶液吸收SO2 的过程中,往往得到Na2SO3和NaHSO3 的混合溶液,溶液pH 随n(SO32-):n(HSO3-) 变化关系如表:
①当吸收液中n(SO32-):n(HSO3-)=10:1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选填编号).
a.c(Na+)+c(H+)=2c(SO32-)+c(HSO3-)+c(OH-)
b.c(Na+)>c(HSO3-)>c(SO32-)>c(OH-)>c(H+)
c.c(Na+)>c(SO32-)>c(HSO3-)>c(OH-)>c(H+)
②若n(SO32-):n(HSO3-)=3:2,则0.8mol NaOH溶液吸收了标准状况下的SO211.2 L.
(1)a中实验现象是溴水褪色,该现象可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
(2)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32-+2S2-+6H+=3S↓+3 H2O.
(3)应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c中现象(用化学用语及简单文字表述)在Na2SO3溶液中,SO32-水解显碱性:SO32-+H2O?HSO3-+OH-,所以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在该溶液中加入BaCl2后,Ba2++SO32-═BaSO3↓(白色),由于c(SO32-)减小,SO32-水解平衡左移,c(OH-)减小,红色褪去.
(4)在用NaOH 溶液吸收SO2 的过程中,往往得到Na2SO3和NaHSO3 的混合溶液,溶液pH 随n(SO32-):n(HSO3-) 变化关系如表:
n(SO3 2-):n(HSO3-) | 91:9 | 1:1 | 9:91 |
pH | 8.2 | 7.2 | 6.2 |
a.c(Na+)+c(H+)=2c(SO32-)+c(HSO3-)+c(OH-)
b.c(Na+)>c(HSO3-)>c(SO32-)>c(OH-)>c(H+)
c.c(Na+)>c(SO32-)>c(HSO3-)>c(OH-)>c(H+)
②若n(SO32-):n(HSO3-)=3:2,则0.8mol NaOH溶液吸收了标准状况下的SO211.2 L.
10.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 CH2═CH2+HCl→CH3CH2Cl | B. | +HO-NO2$→_{55~60℃}^{浓H_{2}SO_{4}}$+H2O | ||
C. | nCH2═CH2$\stackrel{一定条件}{→}$ | D. | (C6H10O5)n+nH2O$\stackrel{一定条件}{→}$nC6H12O6 |
17.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非0族元素组成了某化合物M,其中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p能级比s能级多一个电子,C、D元素同主族且原子序数D为C的二倍,E元素的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n-1)dn+6ns1.下列关于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若化合物M其原子个数比为14:4:5:1:1,则其化学式为[Cu(NH3)4]SO4•H2O | |
B. | 若该化合物为配合物,则E离子给出孤对电子 | |
C. | C元素与D元素形成的一种具有较强还原性的分子的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 | |
D. | DC42-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