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已知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在35℃和45℃两个温度条件下分别设置了7支试管,每支试管中均加入4 mL淀粉溶液(淀粉的初始含量为yo g),然后加入pH缓冲液,设置pH值分别为1.0、3.0、5.0、7.0、9.0、11.0、13.0,再加入2 mL a—淀粉酶溶液,反应3 min盾迅速在每支试管中同时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定每支试管中的淀粉的剩余量,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3 min后迅速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 。该同学认为反应时间过长或加入的淀粉量少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其依据是酶的催化具有____的特点。
(2)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实线部分表示在温度为 条件下测定的结果;使a—淀粉酶完全失活的pH范围为 ;图中a点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
(3)若该同学在某pH条件下测定淀粉的剩余量为y1 g,则用淀粉的消耗速率表示该条件下促反应速率为 g/min。
【答案】(1)使酶瞬间失活,以控制反应时间 高效性
(2)45℃ PH《1或PH》13 温度
(3)(y0-y1)/3
【解析】(1)反应3 min后迅速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使酶瞬间失活,以控制反应时间;酶具有高效性,所以反应时间不宜过长,同时淀粉的含量要相对较多。
(2)比较图中曲线可知实线对应的温度酶的活性较高,又因为其最适宜温度是60℃,说明是45℃条件下的曲线。
(3)淀粉剩余量没有减少的话,说明没已经失活,根据图形分析可知PH《1或PH》13时,a—淀粉酶完全失活。a点两条曲线的单一变量是温度,且没有达到最适宜温度,所以该点限制没活性的是温度。
【题目】酶在酶促反应中能催化特定的底物(酶进行催化反应的反应物)反应,与酶的活性中心有关。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过程能说明酶具有 的特点。
(2)酶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机理是 ,使底物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3)下列符合图示反应类型的有 。
A.氨基酸a+氨基酸b→二肽+H2O
B.麦芽糖+H2O→葡萄糖
C.CO2+H2O→(CH2O)+O2
D.H2O2→H2O+O2
(4)请在下表中写出两个与酶有关的实验中的自变量:
序号 | 实验名称 | 自变量 | 因变量 |
① |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 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有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 |
② | 研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加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
【题目】下图一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分析回答:
(1)分析图一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
(2)图一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____________。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图一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一可知表中③处应是_____________,⑧处应是_____________。
温度(℃)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A酶活性(mmolS-1) | 3.1 | 3.8 | 5.8 | 6.3 | 5.4 | 2.9 | 0.9 |
B酶活性(mmolS-1) | 1.1 | 2.2 | 3.9 | ⑧ | 3.4 | 1.9 | 0 |
(4)图二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在图二上画出A酶(浓 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 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