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有可逆反应Fe(s)+CO2(g) FeO(s) + CO(g),已知在温度938K时,平衡常数K=15在1173K时,K=22。

(1)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双选,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变了

B.C(CO)不变了

C.v(CO2)=v(CO)

D.C(CO2):c(CO)=1:1

(2)该反应的逆反应是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反应。

(3)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若起始时把Fe和CO2放入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CO2的起始浓度为20mol/L,某温度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CO的浓度为10 mol/L,则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改变下列条件,反应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何变化(选填“增大”、“减小”、“不变”)。①升高温度__________;②再通入CO___________。

【答案】(1)B、C (2)放热 (3)k=c(CO)/c(CO2)), 1.0 (4)减小 不变

【解析】

试题分析:(1)A、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容器内压强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错误;B、c(CO)不变,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正确;C、v(CO2)=v(CO)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正确;D、c(CO2)=c(CO),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错误,选BC。

(2)在温度938K时,平衡常数K=1.5,在1173K时,K=2.2,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3)由可逆反应Fe(s)+CO2(g)FeO(s)+CO(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O)/c(CO2);CO2的起始浓度为2.0mol/L,某温度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CO的浓度为1.0mol/L,则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为:1.0mol/L,达到平衡时二氧化碳浓度为1.0mol/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c(CO)/c(CO2)=1。

(4)①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减小②再通入CO,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含量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家用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

反应停止后,取洗气瓶中无色溶液5mL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a. 测溶液pH, 并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

pH = 13, 溶液变红,5min后褪色

b. 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

溶液逐渐变成黄绿色

(1)写出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消毒液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查阅资料: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且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

为探究操作a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又补充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NaOH溶液,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

溶液变红,30min后褪色

获得结论: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 性。

(3) 该小组由操作b获得结论: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此消毒液的稳定性下降。

① 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 有同学认为由操作b获得上述结论并不严谨,需要进一步确认此结论的实验方案是

(4) 有效氯的含量是检测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具体用“单位质量的含氯消毒液在酸性条件下所能释放出氯气的质量”进行表征,一般家用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在5%以上。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测定有效氯:取此消毒液5 g,加入20 mL 0.5 mol·L-1 KI溶液,10 mL 2 mol·L-1的硫酸溶液;加几滴淀粉溶液后,用0.1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 20 mL。(已知:2S2O32- + I2 === S4O62- + 2I-) 。注:相对原子质量Cl35.5,Na23,S32,O 16 ,I 127, K39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

②此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获得结论:此实验制得的消毒液 (填“符合”或“不符合”)家用要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