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已知一种C(H
+
)=1×10
—3
mol·L
-1
的酸和一种C(OH
—
)= 1×10
—3
mol·L
-1
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其原因可能是
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生成了一种强碱弱酸盐
C.浓的弱碱和稀的强酸溶液反应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弱酸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C
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名校课堂系列答案
西城学科专项测试系列答案
小考必做系列答案
小考实战系列答案
小考复习精要系列答案
小考总动员系列答案
小升初必备冲刺48天系列答案
68所名校图书小升初高分夺冠真卷系列答案
伴你成长周周练月月测系列答案
小升初金卷导练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有专家指出,如果利用太阳能使燃烧产物如CO
2
、H
2
O、N
2
等重新组合,使之能够实现循环利用,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图中太阳能最后转化为( )
A.化学能
B.热能
C.生物能
D.电能
在由水电离出的c(OH
-
)=1.0×10
-14
mol·L
-1
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
A.Fe
2
+
、K
+
、
、
B.Na
+
、K
+
、
、Cl
-
C.Na
+
、K
+
、
、
D.K
+
、Na
+
、
、Cl
-
现有pH=a和pH=b的两种NaOH溶液,已知b=a+2,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所得溶液的pH接近于( )
A.a-lg2
B.b-lg2
C.a+lg2
D.b+lg2
已知如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C(s)+O
2
(g)===CO
2
(g);△H==-393.5kJ/mol
2H
2
(g)+O
2
(g)===2H
2
O(g);△H===-483.6 kJ/mol。现有0.2mol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体、固体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热量。则炭粉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l:2
C.2:3
D.3:2
浓度均为0.1mol·L
-1
的三种溶液:①碳酸钠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醋酸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三种溶液的PH大小顺序是②>①>③
B.若将四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升高相同的温度,四种溶液的PH均减少
D.水电离出的c(OH
—
):②>③>①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
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
4
Cl固体
C.在处于C点状态的溶液中:Na
+
、Al
3+
、
CO
3
2-
、Cl
-
能够大量共存
D.在处于E点状态的CH
3
COONa溶液中
c(Na
+
)>c(CH
3
COO
-
)>c(OH
+
)>c(H
+
)
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多种,如标准燃烧热和中和热等等。下列△H表示标准燃烧热的是
A.2H
2
(g)+O
2
(g)===2H
2
O(l);△H
1
B.C(s)+1/2O
2
(g)===CO(g);△H
2
C.4NH
3
(g)+5O
2
(g)===4NO(g)+6H
2
O(l);△H
3
D.C(s)+O
2
(g)===CO
2
(g);△H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能源
B.酶比其他催化剂有更高的选择性和催化效率,因此“仿酶催化”是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C.将煤制成煤气,可以提高燃烧效率
D.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使CO与氧化铁充分反应,可以消除高炉尾气中的CO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