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核外电子s能级电子数是p能级电子数的4倍,、中电子总数为10,Z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Y>Z>WB.中Y的杂化类型为杂化
C.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D.分子中存在配位键
【答案】B
【解析】
基态X原子核外电子s能级电子数是p能级电子数的4倍,则X的s能级有4个电子,p能级1个电子,推知X为硼(B);Z电负性最大,为氟(F);YW3电子总数为10,则W是氢(H),Y是氮(N)。
A.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原子半径关系为:X>Y>Z>W,A正确;
B.Y2W4是N2H4,化学键均是单键,为sp3杂化,故B错误;
C.YZ3是NF3,为sp3杂化,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故C正确;
D.分子中氮原子有孤电子对,氮原子和硼原子间形成配位键,故D正确;
答案选B。
【题目】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则W、X不可能是( )
选项 | W | X |
A | 盐酸 | Na2CO3溶液 |
B | Cl2 | Fe |
C | CO2 | Ca(OH)2溶液 |
D | NaOH | AlCl3溶液 |
A.AB.BC.CD.D
【题目】为探究H2O2、SO2、Br2氧化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i.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 | 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
ii.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 | 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
iii.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 |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
(1)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
(2)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H2O2>SO2。
①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打开弹簧夹,通入N2,待排净装置内空气后,关闭弹簧夹,再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丙同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在B和C之间增加盛放CCl4的洗气瓶D,丙同学的目的是______
③将乙和丙同学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
氧化性H2O2>SO2。试写出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iii中滴入少量H2O2没有明显变化。提出假设:
观点1:H2O2的量少不能氧化Br-
观点2:B中有未反应H2SO3(或SO2)
为验证观点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
(4)通过上述全部实验,得出结论:H2O2、SO2、Br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题目】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环境下易分解生成S和。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制备(夹持及加热仪器略),总反应为。回答下列问题:
a. b.粉末 c.溶液 d.、溶液 e. 溶液
(1)装置A的作用是制备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完成下表实验过程:
操作步骤 | 装置C的实验现象 | 解释原因 |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添加药品 | pH计读数约为13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以为例):①__ |
打开,关闭,调节;使硫酸缓慢匀速滴下 | 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② ___ ⅱ. pH计读数逐渐③___ | 反应分步进行: ↓ (较慢) |
当pH计读数接近7时,立即停止通,操作是④___ | 必须立即停止通的原因是:⑤___ |
(3)有还原性,可作脱氯剂。向溶液中通入少量,某同学预测转变为,设计实验验证该预测: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