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
A.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 |
B.由水电离出的c (OH— )=1.0× 10-13mol L-1 的溶液中:Na+、Ba2+、Cl—、Br— |
C.有较多Fe3+的溶液中:Na+、NH4+、HCO3—、SO42— |
D.强酸性溶液中:K+、NH4+、I—、NO3— |
B
解析试题分析:A、高锰酸根离子是紫色的,错误;B、由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者是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小于十的负七次方,表明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表明该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溶液。题中所提供的四种离子,不管是在那一种溶液中,都可以共存。正确;C、三价铁离子存在的溶液,是一个酸性的溶液,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存在,错误;D、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够氧化而碘离子成碘单质,不能共存,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问题。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H3CH2COOH | B.Cl2 | C.NH4HCO3 | D.SO2 |
下列解释实验过程或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氧化铝坩埚:Al2O3+2NaOH2NaAlO2+H2O |
B.刻制印刷电路时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2Fe3++Cu=Cu2++2Fe2+ |
C.打磨后的镁条置于沸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Mg+2H2O(g) Mg(OH)2+H2↑ |
D.向KI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双氧水,溶液呈棕黄色:2I﹣+H2O2+2H+=I2+O2↑+2H2O |
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溶有NH4+、K+、Al3+、Mg2+、HCO3-、Cl-、I-、MnO4-、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离子。分析其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l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03mol白色沉淀甲。
②取上述反应后的滤液,加入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
③另取l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当加人NaOH的物质的量为0. 03 mol时,沉淀的量达到最大;继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开始产生气体丙,收集气体丙,体积换算成标况下为0. 224L(假设丙全部逸出),最后沉淀完全溶解。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K+、Al3+、Mg2+、SO42- |
B.肯定有K+、NH4+、Al3+、SO42- |
C.肯定没有K+、HCO3-、MnO4- |
D.肯定没有K+、NH4+、Cl-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氨水与硫酸铝溶液反应:Al3++3OH-=Al(OH)3↓ |
B.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
C.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3H+=Al3++3H2O |
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O2溶于水产生O2:2O22—+2H2O=O2↑+4OH- |
B.向氨水通入足量SO2:SO2+2NH3·H2O=2NH4++SO32-+H2O |
C.次氯酸钠与浓盐酸反应产生Cl2:ClO-+Cl—+H2O=Cl2↑+2OH— |
D.NaHCO3溶液与少量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CO3-=BaCO3↓+CO32—+2H2O |
在200 mL 含Mg2+、Al3+、NH4+、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 mol·L-1 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y=0.01 mol |
B.原溶液中c(Cl-)=0.75 mol·L-1 |
C.原溶液的pH=1 |
D.原溶液中n(Mg2+)∶n(Al3+)=5∶1 |
向FeCl3、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aq),形成沉淀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沉淀的生成与溶解的pH列于下表。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氢氧化物 | 溶液pH | |||
开始沉淀 | 沉淀完全 | 沉淀开始溶解 | 沉淀完全溶解 | |
Fe(OH)3 | 2.3 | 3.4 | - | - |
Al(OH)3 | 3.3 | 5.2 | 7.8 | 12.8 |
A.C点的沉淀为Fe(OH)3
B.OA段可能发生的反应有:3Ba2++6OH-+3SO42-+2Fe3+=3BaSO4↓+2Fe(OH)3↓
C.AB段可能发生的反应是:2SO42-+2Ba2++Al3++3OH-=2BaSO4↓+Al(OH)3↓
D.据图计算原溶液中c(Cl-)>c(SO42-)
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共存的是( )
A.NH4+ NO3- CO32- Na+ |
B.Na+Ba2+Mg2+HCO3- |
C.NO3- K+AlO2- OH- |
D.NO3- Ca2+K+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