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C与E同主族,D、E、F同周期,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能分别与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且A与C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A能分别与E、F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气体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F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
HCl
HCl
>
H2S
H2S
(用化学式表示).
(2)E与F可形成E
2F
2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其晶体类型为
分子晶体
分子晶体
.
(3)C、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D、E形成的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Na2O2+S2-+2H2O=S↓+2Na++4OH-
Na2O2+S2-+2H2O=S↓+2Na++4OH-
.
(4)A、C、E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H,其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可与a g铜反应,则被还原的H的物质的量为
.
(5)E的一种常见氧化物为大气污染物,实验室可用足量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来吸收,则吸收生成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c(SO32-)>c(OH-)>c(HSO3-)>c(H+)
c(Na+)>c(SO32-)>c(OH-)>c(HSO3-)>c(H+)
.
(6)b g D单质在纯净的C单质中燃烧放出Q kJ热量,则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Na(s)+O
2(g)=Na
2O
2(s)△H=-
kJ/mol
2Na(s)+O
2(g)=Na
2O
2(s)△H=-
kJ/mol
.
分析: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C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为水,则A为H,C为O;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B为N元素;A、D同主族,则D为Na;C与E同主族,则E为S;D、E、F同周期,A能分别与E、F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气体分子,则F为Cl;
(1)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2)E2F2为S2Cl2,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为分子晶体;
(3)C、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为Na2O2,具有强氧化性,D、E形成的化合物为Na2S;
(4)化合物H为硫酸,由电子守恒来计算;
(5)二氧化硫与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钠,利用水解来分析;
(6)根据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及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来解答.
解答:解: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C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为水,则A为H,C为O;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B为N元素;A、D同主族,则D为Na;C与E同主族,则E为S;D、E、F同周期,A能分别与E、F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气体分子,则F为Cl;
(1)非金属性Cl>S,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为HCl>H
2S,故答案为:HCl;H
2S;
(2)E
2F
2为S
2Cl
2,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其电子式为

,构成微粒为分子,则为分子晶体,故答案为:

;分子晶体;
(3)C、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为Na
2O
2,具有强氧化性,D、E形成的化合物为Na
2S,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反应为Na
2O
2+S
2-+2H
2O=S↓+2Na
++4OH
-,
故答案为:Na
2O
2+S
2-+2H
2O=S↓+2Na
++4OH
-;
(4)化合物H为硫酸,Cu与浓硫酸反应中Cu失去电子,S得到电子,设S的物质的量为x,由电子守恒可知,x×(6-4)=
×(2-0),解得x=
mol,
故答案为:
mol;
(5)二氧化硫与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其水解分两步进行,则离子的浓度为c(Na
+)>c(SO
32-)>c(OH
-)>c(HSO
3-)>c(H
+),
故答案为:c(Na
+)>c(SO
32-)>c(OH
-)>c(HSO
3-)>c(H
+);
(6)bgNa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放出的热量为QkJ,则46gNa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kJ,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s)+O
2(g)=Na
2O
2(s)△H=-
kJ/mol,
故答案为:2Na(s)+O
2(g)=Na
2O
2(s)△H=-
kJ/mol.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综合性较强,考查知识点较多,元素的推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