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m g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收集到的V L气体都是NO | |
B. | 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 |
C. | 操作Ⅱ应是洗涤 | |
D. | 根据题中已知条件不能求出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
分析 A、由流程图可知,实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NO,故不能金属与硝酸反应生成是NO或NO2或NO、NO2,最后收集的气体为NO;
B、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C、由流程图可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将银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通过测定氯化银沉淀的质量,计算银的质量,进而计算铜的含量,操作Ⅱ是在过滤之后,烘干之前,由于过滤后的氯化银附着一些离子,应洗涤附着的物质,防止影响氯化银的质量测定;
D、由流程图可知,实验原理为,在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将银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通过测定氯化银沉淀的质量,计算银的质量,进而计算铜的含量.
解答 解:A、由流程图可知,实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NO,故不能金属与硝酸反应生成是NO或NO2或NO、NO2,最后收集的气体为NO,故A正确;
B、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故B正确;
C、由流程图可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将银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通过测定氯化银沉淀的质量,计算银的质量,进而计算铜的含量,操作Ⅱ是在过滤之后,烘干之前,由于过滤后的氯化银附着一些离子,应洗涤附着的物质,防止影响氯化银的质量测定,故操作Ⅱ应是洗涤,故C正确;
D、氯化银的质量为wg,所以合金中银的质量为$\frac{108w}{143.5}$g,故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frac{m-\frac{108}{143.5}w}{m}$×100%=$\frac{143.5m-108w}{143.5m}$×100%,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物质组成的测定等,难度中等,理解原理是关键,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往海带灰的浸泡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保证I-完全氧化为I2 | |
B. | 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 |
C. | 润洗酸式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其内壁,再从上口倒出,重复2~3次 | |
D. | 实验室可以用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共热制取氯化氢气体,因此浓硫酸与碘化钠固体共热也能制取碘化氢气体 |
17.化学与生活、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 |
B. |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 |
C. | 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 |
D. | 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
4.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是 | B. | 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 ||
C. | HClO的结构式为H-O-Cl | D. | 中子数为17的氯原子:${\;}_{17}^{37}$Cl |
14.分子式为C5H10O2,能与NaOH反应且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 3种 | B. | 4种 | C. | 5种 | D. | 6种 |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装置①定容 | |
B. | 装置②实验室制氯气 | |
C. | 装置③用于制备少量氧气 | |
D. | 利用装置④制硫酸和氢氧化钠,其中b为阴离子交换膜、c为阳离子交换膜 |
18.已知0.1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相同 | |
B. | 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 |
C. | NaHA溶液pH一定大于7 | |
D. | 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A2-)>c(H+)>c(OH-) |
3.下列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c(H+)=1×10-13mol/L的溶液中:Fe2+、NO3-、Ba2+、Cl- | |
B. | 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Na+、K+、NO3-、SiO32- | |
C. | 无色透明溶液中:Mg2+、Fe3+、SO42-、SCN- | |
D. | pH=13的溶液中:AlO2-、Na+、Cl-、C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