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X物质发生反应:3X(g) Y(g) + Z(g) △H<0,反应一段时间后改变某一个外界条件,反应中各时刻X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反应时间(min) | 0 | 5 | 15 | 17 | 20 |
X的浓度(mol·L-1) | 1.0 | 0.4 | 0.4 | 0.7 | 0.7 |
B.5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值为0.625
C.15 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
D.从初始到18 min时,X的转化率为30 %
C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0~5 min内X的浓度变化量为1mol/L-0.4mol/L=0.6mol/L,故v(X)==0.12 mol/(L?min),故A正确;由图可知,0~5 min内X的浓度变化量为1mol/L-0.4mol/L=0.6mol/L,则:
3X(g)Y(g)+Z(g)
开始(mol/L):1 0 0
变化(mol/L):0.6 0.2 0.2
平衡(mol/L):0.4 0.2 0.2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0.625,故B正确;
由图可知,15min时瞬间X的浓度不变,不可能为改变压强,改变条件X的浓度增大,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可能为升高温度或增大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由图可知,从开始到17 min时,X的浓度变化量为1mol/L-0.7mol/L=0.3mol/L,故X的转化率为×100%=30%,故D正确;故选C.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
已知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欲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A.增大压强 | B.升高温度 | C.增大CO的浓度 | D.分离出CO2 |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到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12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1 : c2=1 : 3 |
B.平衡时,3VY (正) =2VZ (逆) |
C.X、Y的转化率相等 |
D.c1的取值范围为0.06<c1<0.16 mol/L |
足量的锌与酸反应,欲使制取氢气的反应速率尽可能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
①锌粒 ②锌粉 ③加少量的硫酸银的饱和溶液 ④1mol/L的盐酸 ⑤5mol/L的硝酸
⑥1mol/L的硫酸 ⑦加热 ⑧加大量的硫酸铜晶体 ⑨不断振荡 ⑩加大体系的压强
A.②③⑥⑦⑨ | B.①③⑤⑦⑩ | C.②④⑥⑦⑧⑨ | D.②⑦⑧⑨⑩ |
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下列能作为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③④ | D.只有④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热的纯碱溶液比冷的纯碱溶液洗涤油污效果更好 |
B.配制FeCl3溶液时,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
C.等质量粉末状与块状碳酸钙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粉末状比块状的反应快 |
D.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在25℃和80℃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5×104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B.恒温恒压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上述平衡将正向移动 |
C.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 、CO浓度均为0.5 mol/L,则此时v正<v逆 |
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Ni(CO)4(g),达新平衡时,CO 的百分含量将增大 |
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
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Y的体积百分
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 |
B.0~3 min内,v(X)=0.2 mol?L-1?min-1 |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且重新平衡前v正>v逆 |
D.若改变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 |
对于可逆反应2NO2N2O4,下列状态一定是平衡状态的是
A.N2O4和NO2的分子数之比为1∶2 |
B.N2O4和NO2的浓度相等 |
C.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 |
D.单位时间有1mol N2O4转变为NO2的同时,有1 mol NO2转变为N2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