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将红热的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变红,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 |
B. | 乙醇(CH3CH2OH)与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 |
C. |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 |
D. | 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
分析 A.乙醇与氧化铜反应上生成乙醛和铜;
B.乙醇和二甲醚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
C.蛋白质发生盐析;
D.煤的干馏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解答 解:A.加热条件下,乙醇与氧化铜反应上生成乙醛和铜,乙醛具有刺激性气味,故A正确;
B.乙醇和二甲醚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二者属于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蛋白质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发生盐析,遇重金属盐发生变性,故C错误;
D.煤的干馏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反应生成煤焦油、焦炉气以及粗氨水等,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注意把握蛋白质的性质以及煤的干馏的特点,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11.2L的CHCl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 |
B. | 17g羟基(-OH)所含有的电子数是10NA | |
C. | 9.2g甲苯和丙三醇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0.8NA | |
D. | 现有乙烯、丙烯的混合气体共28g,其中碳原子数为2NA |
18.下列分子只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C3H7Cl | B. | C3H6 | C. | CH2Cl2 | D. | C4H10 |
15.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B. | 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 |
C. | 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反应生成油状液体 | |
D. |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
2.I.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Y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列举一个事实说明W非金属性强于Z:2HClO4+Na2SiO3=2NaClO4+H2Si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下列问题:
(3)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某同学利用单质硅和铁为电极材料设计原电池(NaOH为电解质溶液),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i-4e-+6OH-=SiO32-+3H2O;
(4)已知:①C(s)+O2(g)═CO2(g)△H=a kJ•mol-1;
②CO2(g)+C(s)═2CO(g)△H=b kJ•mol-1;
③Si(s)+O2(g)═SiO2(s)△H=c kJ•mol-1.
工业上生产粗硅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SiO2(s)=Si(s)+2CO(g)△H=(a+b-c)kJ•mol-1;
(5)已知:CO(g)+H2O(g) $?_{△}^{催化剂}$ H2(g)+CO2(g).右表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
则:该反应的△H<0(填“<”或“>”);500℃时进行该反应,且CO和H2O起始浓度相等,CO平衡转化率为75%.
X | ||||
Y | Z | W |
(1)写出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列举一个事实说明W非金属性强于Z:2HClO4+Na2SiO3=2NaClO4+H2Si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下列问题:
(3)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某同学利用单质硅和铁为电极材料设计原电池(NaOH为电解质溶液),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i-4e-+6OH-=SiO32-+3H2O;
(4)已知:①C(s)+O2(g)═CO2(g)△H=a kJ•mol-1;
②CO2(g)+C(s)═2CO(g)△H=b kJ•mol-1;
③Si(s)+O2(g)═SiO2(s)△H=c kJ•mol-1.
工业上生产粗硅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SiO2(s)=Si(s)+2CO(g)△H=(a+b-c)kJ•mol-1;
(5)已知:CO(g)+H2O(g) $?_{△}^{催化剂}$ H2(g)+CO2(g).右表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
温度/℃ | 400 | 500 | 800 |
平衡常数K | 9.94 | 9 | 1 |
19.下列有关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油脂的水解反应又叫做皂化反应 | |
B. | 一定条件下,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
C. | 蛋白质发生变性后,直接生成氨基酸 | |
D. | 通过灼烧时产生的气味可以鉴别蚕丝和棉纱 |
2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当发生上述反应时,2molKNO3可氧化木炭的物质的量是( )
A. | 3mol | B. | 2.5mol | C. | 1mol | D. | 0.5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