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某学习小组为证明并观察铜与稀HNO3反应的产物是NO,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选择下列药品完成实验,填写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供选择的药品:铜丝、稀硝酸、烧碱溶液、铁粉、CaCO3颗粒.
(一)实验步骤
(1)实验开始时,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药品CaCO3颗粒,然后倒入过量的稀硝酸,并迅速塞紧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其目的是排出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与NO反应;
(3)反应一段时间后,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置于导管口;
(4)将铜丝向下移动插入试管液体中,使之与稀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5)将注射器插入橡胶塞向试管内推入空气,现象是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
(二)问题探究
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认为可能是Cu2+浓度的差异引起的,你认为是否正确?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等质量的铜与等体积的浓、稀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相等.
分析 (一)(1)对于气体的制备,组装完装置,需检查气密性;
(2)一氧化氮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故制取一氧化氮之前,应先排净装置中空气,可用碳酸钙和硝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来排净空气;
(4)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
(5)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二)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稀硝酸反应,Cu完全反应,铜离子浓度相同.
解答 解:(一)(1)该反应制备气体,则实验开始时,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气密性;
(2)一氧化氮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故制取一氧化氮之前,应先排净装置中空气,可用碳酸钙和硝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来排净空气,防止与NO反应,
故答案为:CaCO3颗粒;排出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与NO反应;
(4)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故答案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5)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则向试管内推入空气,现象是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故答案为: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
(二)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稀硝酸反应,硝酸足量,则Cu完全反应,铜离子浓度相同,所以颜色不同与Cu2+浓度的差异引起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不正确;等质量的铜与等体积的浓、稀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相等.
点评 本题以硝酸的性质为载体综合考查性质实验的设计,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相关实验操作方法的注意事项,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SO2是形成酸雨的元凶,它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某实验小组采集酸雨
样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次测定该样品pH,得到了如下数据:
①分析酸雨样品pH变化的主要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H2SO3+O2═2H2SO4;
②酸雨可导致下列哪些危害abd(填字母代号).
a.腐蚀建筑物 b.破坏农作物 c.造成洪涝灾害 d.使土壤、湖泊酸化
(2)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及其化合物扮演着重要角色.
①实验室用于盛放碱性试剂的试剂瓶不用磨口玻璃塞.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SiO2+2OH-═SiO32-+H2O;
②教材中有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滤纸条,分别放入蒸馏水和Na2SiO3饱和溶液中,使之充分吸湿、浸透,取出稍沥干(不再滴液)后,同时分别放置在酒精灯外焰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请据此回答设计实验a的目的是与实验b作对照,证明起防火作用的是Na2SiO3而不是水.
(3)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发现它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因此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
①汽车点火启动时产生的尾气是NO污染的主要来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N2+O2$\frac{\underline{\;放电\;}}{\;}$2NO;
②把NO气体压缩到1.01×107Pa,并加热到一定温度,发现气体压强迅速下降.当压强降至原来的$\frac{2}{3}$时,压强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气体产物为N2O,则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3NO=N2O+NO2.
(1)SO2是形成酸雨的元凶,它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某实验小组采集酸雨
样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次测定该样品pH,得到了如下数据:
时间(h) | 开始 | 8 | 16 | 24 | 32 | 40 | 48 |
pH | 5.0 | 4.8 | 4.5 | 4.3 | 4.2 | 4.0 | 4.0 |
②酸雨可导致下列哪些危害abd(填字母代号).
a.腐蚀建筑物 b.破坏农作物 c.造成洪涝灾害 d.使土壤、湖泊酸化
(2)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及其化合物扮演着重要角色.
①实验室用于盛放碱性试剂的试剂瓶不用磨口玻璃塞.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SiO2+2OH-═SiO32-+H2O;
②教材中有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滤纸条,分别放入蒸馏水和Na2SiO3饱和溶液中,使之充分吸湿、浸透,取出稍沥干(不再滴液)后,同时分别放置在酒精灯外焰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编号 | 实验 | 现象 |
a | 放入蒸馏水 | 木条燃烧 |
b | 放入Na2SiO3饱和溶液 | 木条不燃烧 |
(3)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发现它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因此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
①汽车点火启动时产生的尾气是NO污染的主要来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N2+O2$\frac{\underline{\;放电\;}}{\;}$2NO;
②把NO气体压缩到1.01×107Pa,并加热到一定温度,发现气体压强迅速下降.当压强降至原来的$\frac{2}{3}$时,压强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气体产物为N2O,则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3NO=N2O+NO2.
9.下列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 | H+、Ba2+、ClO-、SO42- | B. | Fe3+、H+、SO42-、I- | ||
C. | Cu2+、NO3-、HCO3-、OH- | D. | K+、Ba2+、NO3-、Cl- |
6.金属铝在高温条件下与三氧化二铁发生的置换反应称为铝热反应.铝热反应可以应用在生产上,如焊接钢轨等.某教科书对“铝热反应”实验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现已知:Al、Fe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1)某同学猜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热能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所以铁和铝能形成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2)根据已有知识设计一种验证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凝固后的固体中有单质铁的最简单物理方法:用磁铁,若能吸引则可验证产物中有Fe.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凝固后的固体中含有单质铝.请填写下列表格:
现已知:Al、Fe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 Al | Fe |
熔点(℃) | 660 | 1535 |
沸点(℃) | 2467 | 2750 |
(2)根据已有知识设计一种验证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凝固后的固体中有单质铁的最简单物理方法:用磁铁,若能吸引则可验证产物中有Fe.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凝固后的固体中含有单质铝.请填写下列表格:
所用试剂 | NaOH溶液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取少许熔融物,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有气泡产生,证明熔融物中有金属铝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 | 17g 氨气含有的原子总数为NA | |
B. | 2.4 g 金属镁与氧气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总数为NA | |
C. | 常温常压下,6.4 g 二氧化硫气体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2 NA | |
D. | 常温常压下,11.2 L 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 |
3.下列试剂放置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 )
A. | NaCl | B. | Na2O2 | C. | FeCl2 | D. | Na2SO3 |
10.下列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 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 |
B. | 配制稀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 |
C. | 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 |
D. | 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
7.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Y和Z,已知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少2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三种元素可组成为X3YZ4型的化合物 | |
B. | 三种元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 |
C. | X和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 |
D. | Y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是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
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 |
B. | 在含有大量H+溶液中:Na+、K+、AlO2-、CO32- | |
C. | 在含有大量OH-溶液中:CO32-、Na+、SO42-、NO3- | |
D. | 在酸性的溶液中:K+、I-、Cl-、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