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用系统命名法给下列有机物命名或写出对应的结构简式.
(1)2,3,4,5-四甲基己烷
(2)2-甲基-1-丁烯
(3)3-甲基-2-戊烯
(4)1,3,5-三甲苯

分析 (1)烷烃的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支链近的一端对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据此进行分析;
(2)烯烃命名时,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双键近的一端开始编号,用双键两端编号较小的碳原子来表示出双键的位置,支链的表示方法同烷烃;
(3)烯烃命名,①首先选择含有双键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按主链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命名为烯.主链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用天干表示;在十以上时,用中文字十一、十二、…等表示; 
②给主链编号时从距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侧链视为取代基,注明取代基位置,双键的位次须标明,用两个双键碳原子位次较小的一个表示,放在烯烃名称的前面;
(4)苯的同系物的命名:“苯的同系物命名是以苯作母体”,我们再结合烷烃命名的“近、简”原则,不难发现,当苯环上连有多个不同的烷基时,烷基名称的排列应从简单到复杂,环上编号从简单取代基开始.

解答 解:(1)烷烃的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支链近的一端对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故名称为:2,3,4,5-四甲基己烷,
故答案为:2,3,4,5-四甲基己烷;
(2)烯烃命名时,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双键近的一端开始编号,用双键两端编号较小的碳原子来表示出双键的位置,故名称为:2-甲基-1-丁烯,
故答案为:2-甲基-1-丁烯;
(3)根据名称为3-甲基-2-戊稀可知,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且在2号和3号碳原子之间有双键,在3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故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4)1,3,5-三甲苯中苯环连接3个甲基且均处于间位位置,其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命名、有机物结构简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明确常见有机物的命名原则,能够正确书写常见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研究NO2、SO2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利用反应6NO2+8NH3$\frac{\underline{催化剂}}{△}$7N2+12H2O也可以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6.72L.
(2)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2NO(g)+O2(g)?2NO2(g)△H=-113.0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41.8kJ•mol-1
(3)大气中NO2和C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气体,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Mg2+、NH4+、Cl-、SO32-、SO42-、NO3-和NO2-等.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试液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呈蓝色;
第二份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
第三份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第四份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
已知:Ksp(Ag2SO4)=1.20×10-5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酸雨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SO42-、NO3-、NH4+;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SO32-、NO2-,说明其不存在的理由:SO3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酸性条件下,与NO3-不能共存;若有NO2-,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②写出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I-+2NO3-+8H+=3I2+2NO↑+4H2O.
(4)该研究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慢慢通入O2,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2NO+O2=2NO2,NO2+SO2=SO3+NO,再喷射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说明NO的作用:催化剂.
3.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使用氯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而建议采用高效“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易溶于水、不稳定、呈黄绿色,在生产和使用时必须尽量用稀有气体进行稀释,同时需要避免光照、震动或加热.实验室以电解法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NCl3是黄色黏稠状液体或斜方形晶体,极易爆炸,有类似氯气的刺激性气味,自然爆炸点为95℃,在热水中易分解,在空气中易挥发,不稳定.②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2HCl$\frac{\underline{\;电解\;}}{\;}$NCl3+3H2↑.实验室制备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为保证实验的安全,在电解时需注意的问题是:①控制好生成NCl3的浓度;②控制好反应温度.
(2)NCl3与NaClO2(亚氯酸钠)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6混合,在溶液中恰好反应生成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Cl3+6ClO2-+3H2O=6ClO2↑+NH3↑+3Cl-+3OH-
(3)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mL,稀释成100mL试样;
步骤2:量取V1 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摇匀,在暗处静置30min.
步骤3: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上述步骤3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蓝色变为无色,且30s内不变色;
②根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frac{135c{V}_{2}}{{V}_{1}}$g/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