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下列物质:1:Si.2:(NH4)2SO4 3:Cl2.4:SiO2.其中,可用:于制造硅芯片的是1(填序号,下同);可用于制造漂白粉的是3;可用作化肥的是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4.
分析 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半导体之间,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硫酸铵含有铵根离子,能够被植物吸收,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据此解答.
解答 解: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半导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用于制造硅芯片;
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次氯酸钙和氯化钙;
硫酸铵含有铵根离子,为氨态氮肥;
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二氧化硅;
故答案为:1;3;2;4.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熟悉物质的性质和组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通过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是学习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选项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把相同大小的一块铝和镁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铝溶解有气泡放出,而镁没有任何变化 | 由此得出:铝的金属性比镁强 |
B | 取一块铝箔,用酒精灯点燃:铝箔只熔化成液体而没有脱落 | 由此得出:铝不易燃烧 |
C | 向氯化铵溶液中投入一铝片: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 | 由此得出:该气体是氨气 |
D | 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沉淀完全消失 | 由此得出: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6.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不一定呈气态 | |
B. | 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 |
C. | 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 |
D. |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电解熔融的DE3制备元素D的单质 |
13.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58.5 g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 |
B. | 0.1 L 3 mo1•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 | |
C. | 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 | |
D. | 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 |
10.从石英砂制取并获得高纯硅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粗)+2CO↑
②Si(粗)+2Cl2$\frac{\underline{\;加热\;}}{\;}$SiCl4
③SiCl4+2H2$\frac{\underline{\;高温\;}}{\;}$Si(纯)+4HCl
关于上述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粗)+2CO↑
②Si(粗)+2Cl2$\frac{\underline{\;加热\;}}{\;}$SiCl4
③SiCl4+2H2$\frac{\underline{\;高温\;}}{\;}$Si(纯)+4HCl
关于上述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①、③是置换反应,②是化合反应 | |
B. | 高温下,焦炭与氢气的还原性均弱于硅 | |
C. | 任一反应中,每消耗或生成28 g硅,均转移4 mol电子 | |
D. | 在第三个反应中,SiCl4作氧化剂 |
17.用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汽油和柴油的混合物 ③从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中分离出碘,分离以上物质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 分液、蒸馏、萃取 | B. | 萃取、蒸发、分液 | C. | 分液、萃取、蒸馏 | D. | 蒸馏、萃取、分液 |
15.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
①Cl- ②Fe2+ ③Fe3+ ④S ⑤H+ ⑥Na+ ⑦Mg.
①Cl- ②Fe2+ ③Fe3+ ④S ⑤H+ ⑥Na+ ⑦Mg.
A. | ①⑦ | B. | ②④ | C. | ③⑤⑥ | D. | ②④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