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实验中,不是用对比实验来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1. A.
  2. B.
  3. C.
  4. D.
D
分析:既然是对照实验就应该有一些量是需要一样的,研究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或不同物质在同一条件下的性质,ABC均对照的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而D做的对照实验是溶液与胶体的区别的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A.铜片上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红磷属于对照实验,都与氧气接触,都属于可燃物,变量是着火点不同,白磷着火点低,红磷着火点高,酒精灯加热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A不选;
B.对照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是两种类似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现象是不同的,可以作为对照实验,故B不选;
C.是苯和水的与钠反应的对照实验,钠与水反应是化学反应,故C不选;
D.该组实验是对照溶液与胶体的物理性质,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与题干用对比实验来研究物质化学性质不符,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照实验与化学变化,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反应原理和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原理为:
N2(g)+3H2(g)?2NH3(g)△H=-92.4kJ/mol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合成氨工业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②③
②③
(填序号).
①反应压强为20Mpa~50Mpa   ②500℃的高温    ③铁触媒作催化剂   ④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未反应的N2、H2循环到合成塔中.
(2)一定条件下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n(N2)变化如图所示(T-温度).则T2
T1(填>、=、<),判断的依据是:
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3的体积分数下降,所以T1>T2
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3的体积分数下降,所以T1>T2

(3)合成氨气所需的氢气可以由水煤气分离得到.涉及反应信息如下:
反应一:C(s)+H2O(g)?H2(g)+CO(g)   平衡常数K1
反应二:CO(g)+H2O(g)?H2(g)+CO2(g)  平衡常数K2
①K1的表达式:K1=
c(H2)?c(CO)
c(H2O)
c(H2)?c(CO)
c(H2O)

②将一定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以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别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H2 CO
1 650 1 2 0.8 1.2 5
2 900 0.5 1 0.2 0.8 3
3 T a b c d t
(Ⅰ)实验1中,用CO2表示反应开始到平衡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6 mol?L-1?min-1
0.16 mol?L-1?min-1

(Ⅱ) 在实验3,当a=0.5、b=1时,要使c、d数据与实验2相同,且t<3,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D
D
(填序号)
A.其它条件不变温度T<900℃B.其它条件不变温度T>900℃
C.充入一定量氖气                    D.使用高效催化剂
(Ⅲ)对于反应二,当升高温度时K2
减小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氮的化合物中,有一类盐叫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NaNO2)等.它们广泛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在建筑行业用作防冻剂,在食品工业作防腐剂和增色剂;它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产生危害,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NaCl相似,曾多次发生过被误当食盐食用的事件.
某同学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到以下相关信息:
亚硝酸及亚硝酸盐的资料:
(1)HNO2是一种弱酸(比醋酸略强),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
(2)HNO2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氧化成I2
(3)AgNO2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
(4)NaNO2制备:
2NaOH+NO+NO2═2NaNO2+H2O
2NO2+2NaOH═NaNO3+NaNO2+H2O
2NaNO3
 加热 
.
 
2NaNO2+O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硝酸盐被还原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别NaNO2和NaCl的是
 

A.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
B.用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试液来区别
D.分别在这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3)为了测定某样品中NaNO2的含量,可以使用标准KMnO4溶液进行滴定,试回答:
①KMnO4溶液在滴定过程中作
 
(填“氧化剂”“还原剂”),该滴定过程
 
(填“要”或“不要”)另加指示剂.
②若滴定终点读数时目光俯视,则所得结果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某同学在家中欲进行鉴别NaCl与NaNO2的实验,但他家中只有浓醋酸,请问该实验能否成功?说明理由.
(5)现有氮的三种常见氧化物组成的混和气体44.8L(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态),其中N2O4、NO体积分数都为20%.
①将该气体通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恰好反应,则溶液中NaNO2的质量是
 
g;
②反应后的溶液蒸干灼烧则NaNO2物质的量
 
 mol.

(13分)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原理为:

N2(g)+3H2(g)  2NH3(g)  △H= -92.4 kJ/mol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合成氨工业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填序号)。

①反应压强为20Mpa~50Mpa   ②500℃的高温   ③铁触媒作催化剂   ④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未反应的N2、H2循环到合成塔中。

(2)一定条件下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n(N2)变化如图所示(T-温度)。则T2    T1(填>、=、<),判断的依据是:                                                

(3)合成氨气所需的氢气可以由水煤气分离得到。涉及反应信息如下:

反应一:C(s)+H2O(g) H2(g)+CO(g)  平衡常数K1

反应二:CO(g)+H2O(g) H2(g)+CO2(g)  平衡常数K2

① K1的表达式:K1                        

②将一定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以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别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H2

CO

1

650

1

2

0.8

1.2

5

2

900

0.5

1

0.2

0.8

3

3

T

a

b

c

d

t

(Ⅰ)实验1中,用CO2表示反应开始到平衡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Ⅱ) 在实验3,当a=0.5、b=1时,要使c、d数据与实验2相同,且t<3,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填序号)

A.其它条件不变温度T<900℃         B.其它条件不变温度T>900℃

C.充入一定量氖气                   D.使用高效催化剂

(Ⅲ)对于反应二,当升高温度时K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分)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原理为:
N2(g)+3H2(g)  2NH3(g) △H=" -92.4" kJ/mol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合成氨工业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填序号)。
①反应压强为20Mpa~50Mpa  ②500℃的高温   ③铁触媒作催化剂  ④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未反应的N2、H2循环到合成塔中。
(2)一定条件下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n(N2)变化如图所示(T-温度)。则T2    T1(填>、=、<),判断的依据是:                                                

(3)合成氨气所需的氢气可以由水煤气分离得到。涉及反应信息如下:
反应一:C(s)+H2O(g) H2(g)+CO(g)  平衡常数K1
反应二:CO(g)+H2O(g) H2(g)+CO2(g) 平衡常数K2
① K1的表达式:K1                        
②将一定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以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别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H2
CO
1
650
1
2
0.8
1.2
5
2
900
0.5
1
0.2
0.8
3
3
T
a
b
c
d
t
(Ⅰ)实验1中,用CO2表示反应开始到平衡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Ⅱ)在实验3,当a=0.5、b=1时,要使c、d数据与实验2相同,且t<3,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填序号)
A.其它条件不变温度T<900℃          B.其它条件不变温度T>900℃
C.充入一定量氖气                    D.使用高效催化剂
(Ⅲ)对于反应二,当升高温度时K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